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下图反映的是巴黎公社成立的情景,它的成立标志着(?? ?)
A.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交通工具发明创造不断出现。下列交通工具中,在19世纪发明成功的是(??? )①轮船 ②电车 ③飞机 ④火车 ⑤汽车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解放,某班黑板报开辟相关历史学习专栏,下面三位人物最适合的栏目是(??? )
A.近代社会的开拓者 B.先进思想的引领者 C.科学社会主义的推动者 D.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弃
4.这部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著作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典》
5.“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缺乏 B.劳动力较丰富 C.海外市场广阔 D.追逐更大利润
6.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 )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列宁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恩格斯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这一现象出现在(??? )
A.“蒸汽时代”到来后 B.新航路开辟后 C.美国独立战争后 D.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
8.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 )
A.一本书?? ?B.一个人? ?C.一机器? ?D.一宣言
9.若想了解鲍狄埃创作《国际歌》的时代背景,应查阅(? )
A.法国大革命史? ?B.美国独立战争史 ?C.巴黎公社史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
10.“英国因强占了以钢铁和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从而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者;美国抢占了石油和电器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从而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者;之后又因为抢占了以信息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美国保持着独步天下的发展活力。”该材料揭示了(??? )
A.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 ?B.美国主导三次科技革命
C.经济发展带来环境问题? ?D.竞争阻碍国家经济发展
11.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一个工厂,当国王问工人们正在忙什么时,一位工人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工厂的投资人回答道:“是力量,陛下。”工厂生产的“商品”是( ???)
A.火车机车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12.英国煤的开采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增至1861年的5700万吨。与这种“变化”有关的是(??? )
A.发电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推广 C.内燃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使用
13.马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宣言》迄今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
C.近代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4.1819 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 “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改良了蒸汽机 D.研制了发电机
15.小文同学在一份19世纪中期发表的历史文献中读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由此判断小文读到的可能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16.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D.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17.“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18.图一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的封面,图二是《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封面。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
①巴黎公社 ②十月革命 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④马克思主义诞生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9.《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此句中的“5分钟事件”是指(???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处死查理一世
20.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现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们可以乘汽车外出? ?B.各家各户安装了电灯
C.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 ?D.各家各户安装了电脑
21.(2018无锡中考)一百多年来,全世界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各自的语言、激越的旋律,唱着同一首歌(见下图)。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巴黎公社的失败 ??B.宪章运动的失败?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马克思主义诞生
22.(2018宜宾中考)《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阐述“两个学说”的分别是(??? )
A.《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 B.《物种起源》和《共产党宣言》
C.《权利法案》和《联合国家宣言》? D.《神曲》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3.(2018聊城中考)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造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造成的 B.英国自然气候造成的 C.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 D.希特勒的空袭造成的
24.(2018徐州23.)“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分配和交换,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它”是指(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25.(2018滨州19.)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②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③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提供了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6.(2018沈阳12.) 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运输能力 C.促进了城市发展 D.加剧了环境污染
27.(2018杭州10.)恩格斯在1883年总结某位历史人物一生时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文中的“他”是指( )
A.哥白尼 B.牛顿 C.傅立叶 D.马克思
28.(2018重庆13.)《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 B.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
C.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 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29.(2018潍坊21.)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意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30.(2018自贡16.)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就业机会的变化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大规模资本输出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
31.(2018重庆中考B卷)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据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等材料三: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两例)。
(3)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2.(2018济宁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创新”的论述,可谓数次提及,掷地有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思想创新】材料一: 图1 ???????????????????????????图2【制度创新】材料二: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科技创新】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与图1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2人物创立的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一理论不断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2)材料二所示文献标志着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权?穿越时空隧道,该文献发表290年之后,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位伟人为解决祖国的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什么伟大构想?
(3)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材料中的“火车”是谁发明的?
(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33.(2018乐山中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传承与发扬】材料一: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理论与实践】材料二:如图 【开拓与创新】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春秋时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战国时期,秦国践行“法治”思想的改革家是谁?
(2)请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联合完成的伟大著作及发表时间(年份)。20世纪初的哪场革命将著作中的理论变为现实?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4)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从以上思想理论的实践和创新历程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34.(2018成都中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接受费尔马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唯心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加以改造。马克思……流亡英国,接触了各种工人活动家和社会主义者。他吸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史学研究成果……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历史和英国工人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得出了与马克思相似的结论。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建构基于唯物史观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们称自己的常说为学说为“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材料二:在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中,工人阶级既是领导者,又是主力军,而农民只能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和后备军,配合无产阶级开展斗争。毛泽东利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农民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摘编自毛军吉、杨彧《论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系》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学说运用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如何实践这一“创新和发展”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A 22.【答案】B 23.【答案】A 24.【答案】A
25.【答案】C 26.【答案】B 27.【答案】D 28.【答案】C
29.【答案】C 30.【答案】C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
31.【答案】
(1)名称:文艺复兴;历史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史实.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3)趋势: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原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具有进步的意义;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提倡变法并付诸实践;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4)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进步(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2.【答案】
(1)文艺复兴;19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一国两制”。(3)蒸汽机;史蒂芬孙。(4)①要善于学习,要有扎实的基础。②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③要善于质疑。④要勇于实践。⑤要不怕失败等。
33.【答案】
(1)孔子;商鞅。(2)《共产党宣言》;1848年;俄国十月革命。(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共七大;延安。(4)我们要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34.【答案】
(1)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唯心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加以改造;马克思流亡英国;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历史和英国工人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