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测试卷(含中考真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测试卷(含中考真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30 14:0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
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C.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 ?
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2017·乐山)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下列对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4.下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伊斯兰教B.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5.要想从网上探究古代阿拉伯的有关情况,下列不适合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中搜索的是(? )
A.阿拉伯数字 ?B.穆罕默德? ??C.《天方夜谭》? ??D.伯利克里
6.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坐落在(??? )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 ?D.耶路撒冷
7.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B.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
C.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新罗进行改革? D.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8.(2017·东营)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查理·马特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A?? ?B.B? ??C.C?? ??D.D
9.(2017·怀化)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
10.下列属于古代中东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1.“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B.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 C.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博爱”,“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
D.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
12.下列属于阿拉伯人的成就的是(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发明阿拉伯数字? ③传播中国四大发明? ④创作《一千零一夜》
A.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1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土地分封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14.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15.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②创立了伊斯兰教 ③创作了文学名著《荷马史诗》 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与下图有关的文明是( ???)
①古印度 ②古希腊 ③古罗马 ④阿拉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18.他们奔波于亚非欧大陆,不仅密切了亚非欧人民的关系,还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中国的火药等传到欧洲;他们将古希腊古罗马典籍译成自己的文字,当西方古典文明泯灭多年后,欧洲人在他们那里寻找到西方文明的光辉。这里所说的“他们”是古代(??? )
A.印度人? ??B.苏美尔人? ??C.阿拉伯人?? ??D.匈奴人
19.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
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B.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0.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以下有关阿拉伯帝国的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
A.穆罕默德在位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B.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 C.阿拉伯帝国在扩张时并未与当时的中国有过正面交锋
D.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直接占领过西班牙
21.(2018无锡中考12.)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战后社会改革 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大化改新
22.(2018张家界中考18.)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一宗教( )
①创立者是穆罕默德②经典是《古兰经》③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④它是我国今天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信仰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3.(2018岳阳中考40.)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 )
A.《天方夜谭》 B.《伊索寓言》 C.《荷马史诗》 D.《威尼斯商人》
24.(2018乐山中考22.)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5.(2018菏泽中考13.)宋元时期,柑橘、柠檬、菊花等水果和植物从中国传到欧洲。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欧洲殖民者 D.奥斯曼土耳其人
26.(2018江西中考7.) 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27.(2018南京中考14.) 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名篇的民间故事集,是研究某一国家的珍贵资料。这个国家是( )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8.(2018成都中考11.) 某宗教最基本的宗教活动是“五功”,其最大的教派有逊尼派和什叶派。据此判断,该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9.(2018东营中考17.)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该书(   )
A.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B.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C.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D.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30.(2018呼和浩特中考16.) 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天皇 B.将军 C.武士 D.资产阶级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日本)遣唐使国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必须向国家服劳役或纳布代替服役,还必须向国家交土特产。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改革”是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这一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改革的什么内容?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日本后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吗?这对我国的民族复兴大业有何借鉴?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材料二: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面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这种时局,在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涌现出了哪两位力挽狂澜的人物,解决了危机?
(2)日本的这位历史人物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有何影响?
(3)阿拉伯半岛的这位历史人物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有何影响?
33.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请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
(2)今年是材料二中“某宗教创始人的诞辰”多少年?“某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该宗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如何?
(3)与材料三有关的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它的诞生对这一地区有何影响?
(4)以上三大宗教有哪些相似之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D 22.【答案】D 23.【答案】A 24.【答案】C
25.【答案】B 26.【答案】B 27.【答案】D 28.【答案】D 29.【答案】D 30.【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
31.【答案】
(1)大化致新。 (2)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 (3)日本善于向其他回家学习先进的文化; 借鉴:坚持改革开放,主动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引进先进技术等等(言文有理皆可)
32.【答案】
(1)日本:孝德天皇;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 (2)途径:大化改新。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途径:创建伊斯兰教;影响:使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33.【答案】
(1)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2)2018年。基督教。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3)阿拉伯半岛。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4)宗教领袖都被神化;都有民众积极参加;都得到统治者支持并被统治者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