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植树的牧羊人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漏水(lù) 倒塌(tā) 废墟(xū)
B.慷慨(kǎi) 干涸(kū) 水渠(qú)
C.溜达(liū0 坍塌(tān) 拯救(zhěn)
D.薰衣草(xūn) 戳破(chuō) 海啸(xiào)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帐篷 转悠 稀少 阿尔卑斯
B.滚烫 酬劳 张杨 稀稀拉拉
C.硬朗 琢磨 微薄 不毛之地
D.浇灌 流淌 漏雨 沉默寡言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
(2)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
(3)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
(4)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电动车“知豆D1”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综合探究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这样八位老人,他们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区,植树护林31年,建成7400亩林场,累计承包荒山植树造林13.6万亩;又用20年时间守护着这片繁茂的森林。他们种下的13.6万亩树林已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8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陆良八老”。
材料二 2012年3月29日,曲靖市委、市政府决定奖励“陆良八老”每人6万元,共计48万元;并决定授予“八老”带头人王小苗“当代愚公”荣誉称号。
2012年4月6日,云南省委书记泰光荣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陆良县花木山林场,专程看望慰问并重奖8位坚持造林护林31年的老人,秦光荣代表云南省委向“陆良八老”每人颁发8万元现金奖励,并盛赞:陆良八老,当代愚公,高原情怀,大山品质。
(1)请从上面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2)为下面的对联补出下联。
上联:陆良八老,当代愚公,三十余载矢志坚守
下联:高原情怀,大山品质,
(3)记者将要去采访“陆良八老”,请你为记者设计一个问题。
阅读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袁隆平在北京得知找到野生雄性不育株的消息时,欣喜异常。如同他劳作在夏日酷暑下的稻田里,正值灼热难耐之际,忽然迎面吹来一股清凉的风拂拭着他的肌肤,熨帖着他的心灵。那种无比幸福的感觉,融进了他的血液,渗入了他的周身,这种幸福的感觉从此几乎追随了他的后半生。
②袁隆平连夜乘火车南下赶赴天涯海角。
③当他来到南红农场时,恰好是次日的清晨,他来不及休息,便与李必湖一起,踏着晶莹的露珠,穿过光蒙的雾霭,走近那棵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只见那棵野生的雄性不育株静静地伫立着,披着迷蒙的雾霭款款地低下了头。那绿色的长发,在微风中轻柔地飘着,那浅浅的乳黄色的长蕊,嫣然而笑,似乎在为远方的“情人”绽放着清香的花朵。
④袁隆平分别采集了3个稻穗上尚未开放的小花朵,置于100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碘败花粉粒。经反复辨认后,他激动得大声叫好:“妙,妙!这的确是一株天然的雄性败育野生稻!”他当即为这棵野生雄性不育株命名为“野败”,其含义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稻。
⑤两年以来,袁隆平以寻觅野生雄性不育株为事业。为了它,他天南地北地长途跋涉;为了它,他朝朝暮暮,不眠不休。当见到这株“野败”以后,他如同位痴情少男,与他心爱的少女进行了一次心灵的
对话:
⑥好一个“野败”,总算找到你了。
⑦我朝思暮想的“野败”,终于找到你了。
⑧这么多年了,你总是躲躲闪闪的,你让我盼得好苦啊!
⑨我朝思暮想的“野败”,我们终于相遇了漫长的寻觅啊,你终于有了可喜可贺的归宿。
⑩从那一刻开始,袁隆平日日夜夜守候在他心爱的“野败”身边。太阳,月亮和星星也轮流照看着他的野败”。那“野败”如婴儿般无拘无束地舒展开双臂生机勃勃地贴近身边成行的栽培稻。轻轻吹来的风飘飘洒洒的细雨,从从容容的流水,使得它从浅浅的嫩绿变成浓浓的墨绿。袁隆平轻手轻脚地选择了精良的籼稻雄花为他的“野败”一次又一次地授粉。
“野败”的发现,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打开了突破口,这株“野败”,为杂交水稻科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使得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在杂交水稻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机。
自然与人原本是有诸多机缘的。黄河遇到了李白,才会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长江遇到了苏轼,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盖世辞章;那“野败”遇见了袁隆平,才会有几千亿公斤杂交水稻的收获.
上帝给的并不多,上帝只给了袁隆平三穗“野败”,然而,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他像是那位到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道劫难,终于获得了成功!
7.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8.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下面句子中的“情人”指的是谁?
似乎在为远方的“情人”绽放着清香的花朵.
(2)下面句子中的“终于”写出了袁隆平怎样的心情?
我朝思暮想的“野败”,终于找到你了
9.下面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2分)(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B.三穗“野败”
C.走近袁隆平
D.“野败”的故事
10.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该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片段写作
11.课文所讲述的故事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的,文中所写的都是“我”亲限所见、亲耳所闻的,这就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请你也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来写一个小片段。
参考答案及解析
D
2.[解析] B “张杨”应为“张扬”
3.(1)描写 (2)记叙 (3)抒情 (4)议论
4.[解析] C 语段开头提到了“山水”,所以描写山的特点的语句要放在描写水的特点的语句前面,根据这点就可做出判断。
5.[解析] B A项,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C项,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加快”;D项,语意重复,“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6.(1)①“陆良八老”坚守深山31年,植树造林13余万亩,无偿捐献给政府。
②曲靖市委、市政府和云南省委重奖并盛赞“陆良八老”。
(2)示例:十三万亩无偿奉献
(3)示例一:大爷,是什么信念支撑你们坚守荒山植树造林十余年?
示例二:大爷,当初你们怎么会想到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呢?
7.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袁隆平眼中那棵野生的雄性不育株的美丽迷人。
8.(1)指的是袁隆平。
(2)写出了袁隆平长久期盼后喜悦、兴奋的心情。
9.[解析] B 文章标题一般有如下作用: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点明行文线索;确定文章的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思考。选择文章标题应该这些为原则。
10.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隆平为“野”授粉时的认真和细心。
11.示例:一日,我闲得无聊,在大街上演达,忽然听见一阵甜蜜的歌声,我好奇地挤了进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长相俊销的盲人姐姐在卖唱,她的歌声甜美,表情自如她歌息时,我上前投币,顾便问了一句:“姐姐,你的眼睛看不见,但为何歌声如此动人?”她说:“因为我感受得到阳光啊,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是我能感受到有阳光与我做伴,所以我每天都很快乐,”一位盲人,没有为她的不率而悲哀,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