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检测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检测卷(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9-29 07:59:52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 B 【解析】由图可得∠ADE=∠B=40°,在△ADE中,∠AED=180°-∠A-∠ADE=60°. 故选B.
2. A 【解析】5+5=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A符合题意;4+5=9>6,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4+4=8>4,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4+3=7>5,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C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外角和与其相邻的内角互补,所以和为180°. 又因为这个外角小于与其相邻的内角,所以这个内角大于90°,故为钝角三角形.故选C.
4. C 【解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故选C.
5. C 【解析】选项C是疑问句,不是命题.
6. B 【解析】因为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 cm,所以设AB=AC=x cm,则BC=(20-2x)cm,所以解得57. A
8. D 【解析】因为∠1=40°,所以∠BGH=180°-40°=140°,因为GI平分∠HGB,所以∠BGI=70°,因为∠1=∠2,所以AB∥CD,所以∠3=∠BGI=70°.故选D.
9. C
10. B 【解析】因为EC=2BE,S△ABC=12,所以S△ABE=4,S△ACE=8,因为点D是AC的中点,所以S△ABD=S△BCD=6,所以S△ADF-S△BEF=S△ABD-S△ABE=6-4=2.故选B.
11. 两个角是邻补角 这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12. 3
13. 80° 【解析】延长DE交AB于F,因为AB∥CD,BC∥DE,所以∠AFE=∠B,∠B+∠C=180°,所以∠AFE=∠B=60°,所以∠AED=∠A+∠AFE=80°.
14. 30° 【解析】根据定义,α=100°,β=50°,则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得另一角为30°,因此,这个“特征三角形”最小内角的度数为30°.
15. 45°或135° 【解析】如图所示,因为∠C=90°,所以∠ABC+∠CAB=90°,所以∠1+∠2=(∠ABC+∠CAB)=45°,所以∠AOB=135°,∠BOD=45°.
16. 【解析】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CD=∠A+∠ABC,∠A1CD=∠A1+A1BC,因为∠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所以∠A1BC=∠ABC,∠A1CD=∠ACD,所以∠A1+∠A1BC=(∠A+∠ABC)=∠A+∠A1BC,所以∠A1=∠A,同理可得∠A2=∠A1==,…,∠An=.
17. 解:能画出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如图所示.
只需画出三角形另两条边上的高AE和BF,设AE,BF相交于点O,过O作OH⊥AB于H,OH所在的直线即为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
18. 解:因为EF∥BC,所以∠BAF=180°-∠B=100°,因为AC平分∠BAF,所以∠CAF=∠BAF=50°,因为EF∥BC,所以∠C=∠CAF=50°.
19. 解:AE平分∠BAD.理由如下:因为∠D=90°,所以∠EAD+∠AED=90°,因为AE∥FC,所以∠AED=∠FCD,∠EAB=∠BFC,所以∠EAD+∠FCD=90°,因为∠B=90°,所以∠BFC+∠BCF=90°,所以∠BAE+∠BCF=90°,因为CF平分∠BCD,所以∠BCF=∠FCD,所以∠EAD=∠BAE,即AE平分∠BAD.
20. 证明:因为AB⊥AC,CD⊥AC,所以∠A=∠C=90°,所以∠A+∠C=180°.所以AB∥CD,所以∠ABD+∠BDC=180°.因为BM,DM分别为∠ABD,∠BDC的平分线.所以∠2=∠ABD,∠1=∠BDC,所以∠2+∠1=∠ABD+∠BDC=90°,所以∠BMD=90°.
21. 解:(1)∠A=2∠D,证明:因为BD、CD分别是∠ABC,∠ACE的平分线,所以∠ABC=2∠DBC,∠ACE=2∠DCE. 因为∠A=∠ACE-∠ABC,所以∠A=2∠DCE-2∠DBC=2(∠DCE-∠DBC)=2∠D.
(2)∠ABC=∠A,证明:因为AB∥CD,所以∠A=∠ACD,∠ABC=∠DCE.因为CD平分∠ACE,所以∠ACD=∠DCE,所以∠A=∠ABC.
22. 解:因为中线BD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了两部分,即(BC+CD)和(AD+AB),由题意分类讨论:
设AB=x cm,则AD=CD=x(cm).
(1)如图①,若AB+AD=12,即x+x=12,所以x=8,即AB=AC=8 cm,CD=4 cm.故BC=15-4=11(cm).
此时AB+AC>BC,所以三边长为8 cm,8 cm,11 cm.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命题与证明》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如图所示,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则∠AED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80° D. 120°
2.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5,5,10 B. 4,5,6
C. 4,4,4 D. 3,4,5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4. 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
A.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
B.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 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三角形的内角
D.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的高的乘积的一半
5. 下列不是命题的是(  )
A.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B. 负数都小于0
C. 你的学习成绩优秀吗?
D. 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6. 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 cm,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 cm C. 4 cm7. 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若∠1=120°,∠2=80°,则∠3的度数是( )
A. 40° B. 60° C. 80° D. 120°

第7题 第8题
8. 如图,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G,H,已知∠1=∠2=40°,GI平分∠HGB交直线CD于点I,则∠3等于(  )
A. 40° B. 50° C. 55° D. 70°
9. 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a∥b,∠1=50°,∠2=60°,则∠3的度数为(  )
A. 50° B. 60° C. 70° D. 80°

第9题 第10题
10. 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S△BEF,且S△ABC=12,则S△ADF-S△BEF等于(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 命题“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的题设是   ,结论是   .?
12. 如图所示,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对.

第12题 第13题
13. 如图,已知AB∥CD,BC∥DE.若∠A=20°,∠C=120°,则∠AED的度数是  .
14. 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  .?
15.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交的角的度数是   .?
16. 如图,∠ACD是△ABC的外角,∠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A1BC的平分线与∠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An-1BC的平分线与∠An-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n,设∠A=θ,则∠An=  .
三、解答题(共50分)
17. (7分)一个缺角的三角形残片如图所示,不恢复这个残角,你能否画出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试说明画法及理由.

18. (7分)如图,EF∥BC,AC平分∠BAF,∠B=80°.求∠C的度数.

19. (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CF平分∠BCD.若AE∥CF,试判定AE是否平分∠BAD.说明理由.

20. (8分)如图,AB⊥AC,CD⊥AC,BM,DM分别是∠ABD和∠BDC的平分线,求证:∠BMD=90°.

21. (10分)如图,已知在△ABC中,BD平分∠ABC,CD平分△ABC的外角∠ACE,BD,CD相交于点D.
(1)探索∠D与∠A的关系;
(2)若CD∥AB,探索∠ABC和∠A的关系.

22. (10分)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12 cm和15 cm两部分,求三角形的各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