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3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3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9 08: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
有了什么变化?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预习检测
2.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一带发现的原始遗址是 ,
距今约 年。
1.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一带发现的原始遗址是 ,
距今约 年。
3.河姆渡居民的房屋主要是 ;
半坡居民的房屋主要是 。

4.我国境内的原始居民用 (工具)耕种,
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6000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7000
半地穴式房屋
耒耜
干栏式房屋
思考: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 时间:
2. 兴起地区:
3. 发展变化:
距今约10000年
长江、黄河等流域
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 时间:
2 地点:
3 活动区域:
4 生产工具:
5 粮食作物:
6 房屋:
7 原始养殖业:
8 原始手工业: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骨耜
干栏式房子
饲养猪 狗 水牛
制陶器,玉器,简单乐器(骨哨)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
水稻
使用磨制石器
你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
用耒耜耕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井架复原图
干栏式房子
江南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
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房屋
河姆渡
出土的陶猪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玉器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骨哨
三、 半坡居民的生活
1 时间:
2 地点:
3 活动区域(流域):
4 生产工具:
5 种植作物:
6 房屋:
7 原始养殖业:
8 原始手工业: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弓箭长矛,石球,渔钩,渔叉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养猪、狗等动物
制彩陶,用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

半地穴式
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动脑筋:
半坡人的
磨制石器
石刀
石锄
石斧
人面鱼纹陶盆
尖 底 瓶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溢出。
半坡的原始纺织业
半坡人的陶埙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水稻
干栏式
半地穴式
使用磨制石器,
用 骨耜 耕地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耒耜等
会制造陶器
能制造 彩 陶
玉器 和原始乐器(骨哨)
象牙雕刻和使用天然漆
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
会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会饲养猪狗家畜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年代
生活流域
主要农作物
房屋结构
生产工具
原始手工业

家畜饲养业
一种翻土工具 ,“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如耕、耘、耜等


井的古字:“丼”。
井,八家一井
看看我们的原始村落
牛刀小试
1.水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我国先民早就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是下面哪一远古人类( )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小红家有复制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如果它是真品,应该是什么原始居民生产的(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 )
①普遍使用磨制的石器 ②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③会制作陶瓷 ④种植水稻 ⑤种植粟 ⑥饲养猪狗等家畜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
B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