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培优课(一) 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抽象函数是指没有明确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与其有关问题对大多数学生解答起来总感棘手.下面结合实例具体介绍一下抽象函数定义域问题的四种题型及解法.
1.已知f(x)的定义域,求f(g(x))的定义域
若f(x)的定义域为a≤x≤b,则f(g(x))中a≤g(x)≤b,从中解得x的取值范围即为f(g(x))的定义域.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5],求函数f(x-5)的定义域.
解:由-1≤x-5≤5,得4≤x≤10,所以函数f(x-5)的定义域是[4,10].
2.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x)的定义域
若f(g(x))的定义域为m≤x≤n,则由m≤x≤n确定g(x)的范围,设u=g(x),则f(g(x))=f(u),又f(u)与f(x)是同一函数,所以g(x)的范围即为f(x)的定义域. 已知函数f(x-1)的定义域是[0,3],求函数f(x)的定义域.
解:由0≤x≤3,得-1≤x-1≤2,所以函数f(x)的定义域是[-1,2].1.已知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1,1) B.(-1,0)
C.(0,1) D.[-1,1]
解析:因为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1,0),
所以x∈(-1,0),
则2x+1∈(-1,1),
由此得f(x)的定义域为(-1,1).
答案:A
2.若f(x)的定义域为[-1,4],则f(x2)的定义域为( )
A.[-1,2] B.[-2,2]
C.[0,2] D.[-2,0]
解析:由-1≤x2≤4,得x2≤4,∴-2≤x≤2,故选B.
答案:B谢谢观看!课件20张PPT。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培优课(二) 求函数值域的七种方法函数的值域是函数三要素之一,求函数的值域是深入学习函数的基础,它常涉及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下面通过例题讲解,多方探寻求函数值域的途径.
1.直接法(从自变量x的范围出发,推出y=f(x)的取值范围)7.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借助几何方法来求解函数值域,是求值域的一种重要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反函数法(即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关系,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而得到原函数的值域)和判别式法(即把函数转化成关于x的二次方程F(x,y)=0,通过方程有实根,Δ≥0,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需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具体讲述.1.定义域为R的函数y=f(x)的值域为[a,b],则函数y=f(x+a)的值域为( )
A.[2a,a+b] B.[a,b]
C.[0,b-a] D.[-a,a+b]
解析:因为函数y=f(x+a)的图象,可由函数y=f(x)的图象向左或右平移|a|个单位得到,因此,函数y=f(x)的值域与函数y=f(x+a)的值域相同,故选B.
答案:B7.函数y=x2+x(-1≤x≤3)的值域是________.8.若函数f(x)=x2-4x-2的定义域为[0,m],值域为[-6,-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谢谢观看!课件15张PPT。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培优课(三) 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值域)设函数f(x)=x2-2x+2,x∈[t,t+1],t∈R,求函数f(x)的最小值.含有参数的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两种,求解的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灵活运用.1.求f(x)=x2-2ax-1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已知函数f(x)=ax2-|x|+2a-1,其中a≥0,a∈R.
(1)若a=1,作函数f(x)的图象;
(2)设f(x)在区间[1,2]上的最小值为g(a),求g(a)的表达式.谢谢观看!课件18张PPT。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培优课(四) 函数图象的变换解:如图所示一般地,函数y=f(x)的图象与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画出函数y=|3x-1|的图象,并利用图象回答:k为何值时,方程|3x-1|=k无解?有一解?有两解?
解:函数y=|3x-1|的图象是由函数y=3x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后,再把位于x轴下方的图象沿x轴翻折到x轴上方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图象的变换,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只要在x后面减去3即可,故选B.
答案:B3.为了得到函数y=2x-3-1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A.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4.已知二次函数f(x)=-x2+4x+3,则f(x)的开口方向向________(上,下),对称轴方程为____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__,该函数可由y=-x2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
解析:∵f(x)=-x2+4x+3=-(x-2)2+7,由a=-1<0,可知f(x)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x=2,顶点坐标为(2,7),可由y=-x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
答案:下 x=2 (2,7) 右 2 75.已知f(2x+1)=4x+2x+1-1,f(x)的图象为C1,C1关于A(1,0)对称的图象为C2,C2对应的函数为g(x),试求函数f(x)、g(x)的解析式.谢谢观看!课件15张PPT。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培优课(五)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及应用函数y=f(φ(x))是由函数y=f(u)与u=φ(x)复合而成的,这类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y=f(u)与u=φ(x)的单调性共同决定的.若函数y=f(u)与u=φ(x)的单调性相同,函数y=f(φ(x))为增函数;若函数y=f(u)与u=φ(x)的单调性相反,函数y=f(φ(x))为减函数,即符合“同增异减”的原则.1.对于类似于f(x)=logag(x)的函数,利用f(-x)±f(x)=0来判断奇偶性比较简便.
2. 对数型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应按照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的原则来判断:设y=logaf(x)(a>0,且a≠1),
首先求满足f(x)>0的x的范围,即函数的定义域.假设f(x)在定义域的子区间I1上单调递增,在子区间I2上单调递减,则
(1)当a>1时,原函数的单调性与内层函数f(x)的单调性相同,即在I1上单调递增,在I2上单调递减;
(2)当0
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将复合函数分解成基本初等函数y=f(u),u=g(x).
③分别确定这两个函数的单调区间.
④若这两个函数同增同减,则y=f(g(x))为增函数;若一增一减,则y=f(g(x))为减函数,即“同增异减”.1.函数f(x)=e|x-1|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B.[1,+∞)
C.(-∞,1] D.[0,+∞)
解析:∵y=eu为增函数, u=|x-1|在(-∞,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由复合函数“同增异减”法则可知函数f(x)=e|x-1|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 .故选C.
答案:C2.函数f(x)=log2(x2-ax+3a)在[2,+∞)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4 B.a≤2
C.-4<a≤4 D.-2≤a≤46.设a>0,且a≠1,函数y=ax2-2x+3有最大值,求函数f(x)=loga(3-2x)的单调区间.谢谢观看!课件29张PPT。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培优课(六)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函数与方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方程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进行求解,同样,函数问题有时也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这正是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基础.解决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应关注以下几点:
(1)转化为相应的二次函数问题,并画出符合题意的函数的大致图象.
(2)结合图象考虑以下四个方面:①Δ与0的大小;②对称轴与所给端点值的关系;③端点的函数值与零的关系;④开口方向.
(3)写出由题意得到的不等式(组).
(4)由得到的不等式(组)去验证图象是否符合题意.
这类问题充分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也体现了方程的根就是函数的零点.在写不等式时要注意条件的完备性.【互动探究】 本例已知条件不变,求a为何值时?
(1)方程有唯一实根;
(2)方程一根大于1,一根小于1.分别求实数m的范围,使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有两个负根;
(2)有两个实根,且一根比2大,另一根比2小;
(3)有两个实根,且都比1大.(2)方法一 (方程思想)
设方程的两个根为x1,x2,则令y1=x1-2>0,y2=x2-2<0,问题转化为求方程(y+2)2+2(y+2)+m+1=0,即方程y2+6y+m+9=0有两个异号实根的条件,故有y1y2=m+9<0,解得m<-9.
方法二 (函数思想)
设函数f(x)=x2+2x+m+1,则原问题转化为函数f(x)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在2的两侧,结合函数的图象,有f(2)=m+9<0,解得m<-9.在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时,常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来解,一般从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位置;③判别式;④端点函数值符号四个方面分析.
下面为几类常见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情况及需满足的条件(只讨论a>0的情况,a<0时可变形为a>0的情况).1.关于x的二次方程(m+3)x2-4mx+2m-1=0的两根异号,且负根的绝对值比正根大,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3C.m<-3或m>0 D.m<0或m>32.方程x2-(k+2)x+1-3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且0解析:因为方程x2-(k+2)x+1-3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且0(1)方程一根在区间(-1,0)内,另一根在区间(1,2)内;
(2)方程两根均在区间(0,1)内.
解:设f(x)=x2+2mx+2m+1.
(1)函数f(x)的零点分别在区间(-1,0)和(1,2)内,由图(7)可知,4.当a取何值时,方程ax2-2x+1=0的一个根在(0,1)上,另一个根在(1,2)上.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