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准确说出古罗马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分裂和衰亡。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2、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罗马文明是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属于海洋文明。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2、罗马的辉煌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罗马帝国的危机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教学重点:罗马由建立到灭亡的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
教学难点:罗马进入帝国的原因、罗马分裂的原因。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一 、 罗马城邦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战胜了北非强国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虽然失败,但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罗马帝国
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公元前29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二、罗马帝国凯撒屋大维共和制帝制恺撒 恺撒(公元前101-公元前44年)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出身贵族,年轻时热衷政治,表现出很强的野心。 公元前60年他和庞培、克拉苏结成三头同盟,共同统治罗马共和国,史称“前三头”。公元前58年担任高卢(现法国)总督,几年中征服高卢全境。他拥有大量财富,更训练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公元前49年,他打败庞培夺取了政权,并强迫元老院授予他“终身独裁官”的职位,拥有帝王一般的权力 。恺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却触动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傲然昂首漫步进入元老院。当他走到大厅前的庞培雕像旁边时,几名身藏短剑的刺客一拥而上,冲在最前面的竟是他与一个情妇的私生子布鲁图斯。恺撒最后只惊叫了一声:“你也这样做?我的儿子……”被连捅了23刀后,56岁的恺撒横尸厅前,成为古代恐怖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牺牲品之一。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帝国的车轮不容阻挡! 屋大维统治罗马40余年,这以后将近200年,罗马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被称为“罗马的和平”时期。四通八达的道路把罗马大帝国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罗马是罗马帝国的中心。“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谚语就形象地描述出罗马帝国当时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景象。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日耳曼人屡屡进攻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拜占廷,故称“拜占廷帝国”。1、3世纪时,罗马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全面危机.奴隶制度不再繁盛,反而制约了发展.2、当时的奴隶饱受摧残,贫困绝望.只得以怠工,破坏工具来泄愤.而贵族,官吏,富商骄奢淫欲,连平民也不愿劳动,视劳动为耻 。人民起义不断,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
3、帝国当局为了支付日益扩大的军事,行政开支.滥发货币,加重赋税.结果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经济衰退.西部尤为严重.4、日耳曼人大举入侵,中央政府无力干涉,导致帝国最终分裂. 罗马帝国衰落原因:罗马的兴亡罗马城 罗马共和国 称霸地中海 罗马帝国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前8世纪)(前509年)(前2世纪)(前27年)(395年) (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1453年)【合作探究】课堂小结罗马城邦和
罗马帝国罗马城邦罗马城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的扩张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版图跨欧、亚、非三洲一、选择题
1.“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共和国发祥于今天的( )
A. 西班牙 B. 意大利
C. 德国 D. 法国
B课堂练习2.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罗马城发展而来。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 )
A . 元老院 B .公民大会
C .五百人会议 D 陪审法庭
3.罗马被誉为“万城之城”是因为他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由共和国阶段转变为帝国阶段,依靠的主要手段是( )
A.从事海外贸易 B.实行对外开放
C.发动扩张战争 D.传播民主思想 AC4.“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D5.关于罗马共和国和雅典的共同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曾发展成为奴隶制大帝国
B. 都曾成为地中海上的商业中心
C. 经济都以工商业为主
D. 都曾成为奴隶制共和国
6.罗马共和国时期,共和制度出现危机,社会动荡不安。下列哪一个事件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
A. 亚历山大东征 B.斯巴达克起义
C.希波战争 D. 布匿战争
AB
7.《十二铜表法》第三表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60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3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强调(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C8.理清历史的发展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罗马有关,它们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罗马共和国建立 ②罗马帝国建立
③凯撒夺取政权 ④夺取地中海霸权
A. 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 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A二、非选择题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二 ……桓帝延熹九年,大秦(指罗马帝国)王安敦遣使自日南(郡)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罗马人和野蛮人,封建主义和高卢人,东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来说,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景象?该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大秦王”派遣使者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罗马帝国在其繁荣时期,对外部也有和平的交往。(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请结合史实回答。战争既是一种暴力破坏,但又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如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