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3课 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一、 手工工场的繁荣1、原因:西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时间地点: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3、发展阶段: 分散的手工工场阶段;集中的手工工场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4、特点:规模大 、以雇佣工人为主、工人分工合作、生产效率高5、发展最快的国家:英国在英国,由于16~17世纪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既为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又把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大批转化为雇佣劳动者,使得工场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毛纺织业工场遍及全国各地,成了早期工业发展的主导部门。在17~18世纪,英国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纺织业过活,毛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 1/3。6、影响1、提高了生产效率。
手工工场的规模较大,雇佣了很多工人,工人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一个半世纪内,英国的采煤行业的煤场量增加了15倍。
2、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丝绸衣服,房间里摆上了瓷器,窗户上的腊布或纸也换成了玻璃,而这些在以前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
3、促进了社会阶级、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因手工工场而富裕的商人形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16世纪以后的重商主义政策使经济实力强大,地位显赫。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手工工场劳动,他们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成为了工人阶级的前身。
4、促进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二、租地农场的出现1、产生背景: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在14世纪下半叶,原来身为农奴的管事,逐渐成为租地农民,由土地所有者提供土地、种籽、牲畜和农具,他们的地位虽同自耕农没有多大区别,但已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以后,这种租地农民逐渐成为分成农或半租地农场主,由土地所有者提供土地和一部分经营资本,其余资本则由他们自己筹集,双方按契约规定的比例分配全部产品。随后代之而起的就是专靠使用雇佣工人的真正的租地农场主。2、经营形式:租地农场主是自己只有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主要靠租入农场、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并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的农业资本家。3、代表国家:英国是租地农场主产生得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国家 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级,到19世纪末,租佃农场经营制度已在英国居于统治地位。1895年在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农场总面积为2470万英亩,其中经营面积在 100~500英亩以及500英亩以上的农场约占78.2%。同年在英国(包括苏格兰)28.6万个农场中,雇佣农业工人的农场约占55%以上。4、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农场同时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两大特征,即具有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并且是面向市场生产的。5、影响:推动了欧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a 、随着美洲经济的开发,劳动力奇缺 b、为了获取高额利润1、西方殖民者为什么要进行黑奴贸易?2、时间:最早见于15世纪到1890结束。3、最早贩奴国是葡萄牙;最大的贩奴国是英国。三、罪恶的三角贸易4、角贸易路线图欧洲非洲美洲 出程 从欧洲港口载上廉货物到非洲“换取”奴隶。中程 运奴隶到美洲贩卖。归程 从美洲运金银、农矿产品到欧洲。 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得利润100%-300%。押奴图押奴船黑
奴
运
抵
美
洲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5、黑奴贸易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据统计16世纪殖民者仅从非洲劫掠的黄金就达27.6万公斤。1545年—1560年,从美洲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平均每年达5500公斤,白银24万公斤。而到16世纪中期,已有1200万至1500万印第安人惨遭西班牙殖民者的杀戮。以牙买加岛为例,殖民者入侵不到50年,原有的30万印第安人完全绝迹。2011年,非洲人均收入只有671美元,全非洲人均寿命只有53岁,婴儿死亡率高达79.6‰,儿童的平均死亡率高达15%,是欧洲的8倍多,比世界儿童6.7%的平均死亡率高出一倍多,有40%的人口得不到卫生设施服务。对非洲:对欧洲:对美洲: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孳生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黑奴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了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