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第14课 文艺复兴何谓文艺复兴? 14世纪以后,富庶的意大利城市中,人们在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中找到了充满活力的思想和人性的光芒,他们通过研究、阐释这些人性的美,来抨击教会,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此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因打着复兴古代希罗文化的旗号,因而被称作文艺复兴运动。一、但丁和《神曲》文艺复兴的背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主要原因有哪些?【材料题】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内心反省
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
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
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
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
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
消云散。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
材料二:欧洲14世纪后,“以封建制度解体和城市兴起为基础”发生了文艺复兴:它以人文主义和科学击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 ——恩格斯
材料三: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
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
追求。14世纪崛起于意大利中北部城市的
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
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于人的生命于尊严
的价值观。——《世界史.古代史》材料四: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
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
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遗址和
文化手稿,他们甚至掀起了搜寻、整理、
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使大量古典
作品重见天日。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
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
,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和文稿
和艺术古迹。1、文艺复兴的背景:①、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
②、封建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根本原因);
③、意大利特殊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威尼斯佛罗伦萨欧洲:意大利工商业城市的兴起
人文主义者一般把欧洲的历史分为 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时期;
第二个时期:中世纪“黑暗”时期;
第三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
2、文艺复兴的实质:
14至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3、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倡导人的理性;
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要求把人从宗教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 对当时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早期——文艺复兴前三杰
1、薄伽丘 《十日谈》 薄伽丘(1313—1375)
意大利作家。他是个多产作家,写过传奇、叙事诗、史诗、短篇故事等。他的杰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导。 《十日谈》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表现了资产阶级对人生的追求。早期——文艺复兴前三杰
2、但丁 《神曲》 但丁(1265—1321) 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也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很多,都广泛地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矛盾,大胆地谴责了教皇和教士的贪婪专横,表露了人文主义思想。 《神曲》 《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采用梦幻的形式,叙述但丁在梦中由古代罗马诗人维吉尔带领,游历了地狱和炼狱,然后又由圣女贝阿德丽
采引导游历了天
堂。《神曲》中的
地狱指的是现实世
界,天堂则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炼狱是人类从现实到理想中须经
过的苦难历程。《神曲》表达了
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天堂地狱早期:文艺复兴前三杰
3、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彼特拉克(1304—137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人文主义者。是当时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首先提出 用“人学”来对抗“神学”,因此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彼特拉克众多诗篇中最优秀的作品是十四行体抒情诗集《歌集》。他突破了禁欲主义、神秘主义以及经院哲学的束缚,直接描写爱情,反映喜怒哀乐等内心感受,并且赞美大自然。诗中具有浓厚的反封建的色彩,充满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彼特拉克的诗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开创了一代诗风。1341年他在罗马接受“桂冠诗人”称号。
彼特拉克二、文艺复兴的扩展全盛时期——文艺复兴后三杰
1、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Da Vinci,Leonardo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确全面描述人体骨骼以及摹画了人体全部肌肉组织的科学家。
达·芬奇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画驰名于世。 ??? 《蒙娜丽莎》
(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The Last Supper2、米开朗基罗 《大卫》、《摩西》
米开朗琪罗,1475、3、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个人而奋斗的精神面貌,富于人性和人的情感。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代表作品有雕塑《大卫》《摩西》和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纪》、《末日审判》等。Michelangelo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广场大卫塑像《大卫》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雕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外在体现。米开朗琪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他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重视人及其精神的思想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摩西像》,大理石雕像,现存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圣经》说摩西是犹太人最早的领袖,他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领地,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建立独立的犹太人国家并成为代表上帝向犹太人传谕“十诫”的立法者。摩西作为先知,头上有两个小角,象征从摩西身上放射出的非凡的光芒;右手拿着刻有“十诫”的两块石板,左手托着长长的美髯,头向左上方向旋转,神情严厉而全神贯注。摩西的发达筋肉,呈现理想化的健美和巨人般的力量。深刻的智慧、饱满的精力和坚强的意志,正像一个公正无私的法律捍卫者和人民的保护者。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记》米开朗琪罗代表作3、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Raphael 拉斐尔(1483—1520),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琪罗的雄强
伟健的英雄气概。可是,他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被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400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的典范。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
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
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母
亲,不像以前的圣母像那
样神情呆滞、不可亲近拉斐尔的《椅中圣母》(三)戏剧大师莎士比亚1.英国开始文艺复兴 (16世纪)2.杰出代表: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Shakespeare代表作:《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哈姆雷特》
《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Shakespeare)“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其作品反映了什么核心思想?莎士比亚墓地的教堂莎士比亚墓墙上的半身塑像 1616年,莎士比亚因病逝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他的墓现在他家乡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象朝圣一般去瞻仰。文学艺术
科学雕刻绘画戏剧《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大卫
摩西《西斯廷圣母》《十日谈》《哈姆雷特》
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
思想感情;将解剖学、透视学和明暗
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中创造专注人体;雕像体现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擅长画圣母;绘画优雅、和谐、高度
完美,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戏剧的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深刻反
映他人文主义的思想;代表欧洲文
艺复兴的最高成就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3、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四、文艺复兴的影响1、冲破了封建制度的禁锢和陈腐的宗教神学的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基础;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精神动力。2、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催生出众多思想文化巨匠。1、《十日谈》的一则故事说:“有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这才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一群女人。父亲是个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不许儿子看一眼女人,吓唬说:它们叫“绿鹅”,它们都是祸水。谁知儿子却说道:“亲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道理是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A精选精练2、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与上题薄伽丘的故事相比,莎士比亚对人性的肯定方面有何变化
A赞颂了人的自然属性 B歌颂了人的理性价值
C提出了人神平等思想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B 16世纪的中国明朝也出现商品经济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但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八股取士和宦官专权进一步控制了思想文化,与文艺复兴相比,中国社会窒息了人文主义精神。实际上,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差距正是在此时开始。新航路的开辟也反映了人的进取精神,中国社会遏制了人的创造性。文艺复兴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强化皇权专制也是上层建筑的表现,二者背道而驰。清代延续明朝的特征,使中国社会更加封闭、落后。 知识链接:16世纪中国与西欧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