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虎门销烟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9 19: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9\18 主备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9、18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 题 8、虎门销烟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 1 ? 课时
项 ? ?目 内容
教学目标 知 识能 力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过 程方 法 通过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 ?学 ? ?流 ?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 确定航点1、简要介绍一百多年前中国在清政府统治下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历史。3、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 探索航行 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三、合作交流 共享航海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5)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拓展训练 放眼航程 2、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有关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画出不懂意思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欺侮 盐巴 历史虎门销烟 ? ?伟大壮举装点 顿时 销毁 嚣张(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 描红,抄写生字词。2、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虎门销烟 时间经过:先 ? 再 ? 然后 结果意义
课后反思 ? ? ?《虎门销烟》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我的首要思想是让学生多投入思考,所以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质疑,希望学生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几乎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不过有一点不理想的是学生参与面不广,投入的学生不多。我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让学生仅可能地自己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地会读书起来,当然这要有个过程。然而组织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9、18 主备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9、18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 题 8、虎门销烟 新授
课时分配 2 第 ? 2 ? 课时
项 ? 目 内 ? ? ? ? 容
教学目标 知 识能 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过 程方 法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 ?学 ? ?流 ?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 确定航点二、自主学习 探索航行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三、合作交流 共享航海 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1)指导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主要讲什么?(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2)从销烟的经过中,哪里可以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 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雄壮、气势盛大)(2)读后交流。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虎门销烟的经过)(下令、销烟、结果。)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都写了事件之“壮”。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
教学?环?节 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板书:先、再、然后)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四、拓展训练 放眼航程 (1)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用“先……再……然后……”这 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应当抓住哪些词语加以体会?观看虎门销烟的过程,从感性上增强理解和认识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结合现实,总结中心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5)齐读课文。1、齐读第三自然段3、 小组合作练说? 4、推荐说,师生共评。
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值得纪念伟大意义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下令禁烟销毁鸦片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课后反思 ?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在教学中我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引领学生用心地、细细的品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我们能深深的感受虎门销烟是壮举?学生在细读课文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销烟前人的多而广,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词读悟出了人多而广;其次是感受到了销烟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