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老子
一、思想的曙光—老子
世间万物都有自然规律。
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无为而治”
政治主张:
美国纽约出版的《名人年鉴表格手册》列
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
①孔子 ⑥弗朗西斯·培根
②柏拉图 ⑦牛顿
③亚里士多德 ⑧伏尔泰
④托马斯·阿奎那 ⑨康德
⑤哥白尼 ⑩达尔文
孔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材料一:《吕氏春秋﹒不仁》言:“孔子贵仁。”一语道破了孔子学说思想的核心。据清人阮元统计,
仅《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5次之多。
——许杰编著《新编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去询问,得知是苛政
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
“苛政猛于虎也。 ”(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创办了 学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儒家(“仁” )
(主张“爱人”,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练一练
材料一:《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思考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和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自2004年创立至今,孔子学院已走过13个年头。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目前,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余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次。
——中新社西安2017年12月10日电
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研读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文化的世界名片。
三、百家争鸣
主要学派: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
1.阅读书本第三子目第一段及“相关史事“,什么是“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2.诸子百家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因观点不同相互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历史上给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一个怎样的名称?
稷下学宫论战想象图
三、百家争鸣
猜猜下面的观点是哪一学派、谁的主要观点?
猜一猜
4、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5、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1、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2、“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3、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百家争鸣在当时、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百家争鸣
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会选择支持哪一家的学说?为什么?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没有什么借鉴作用?
儒家的“仁政”——
法家的法治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兼爱、非攻——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研讨会的讲话》
第8课 百家争鸣
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1.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
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
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
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练一练
B
D
3.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B
C
A
将观点与对应的学派相连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道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法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儒家
连一连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分析材料、讲故事、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知道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怀;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校园文化”之“国学文化”图片,用学生身边的古典文化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文化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吗? (春秋战国。)那我们来回顾一下春秋战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播放视频,由此导入新课。
讲解生产力发展导致了经济政治的变化,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导致思想文化变化,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和学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这是哪两位?
展示《孔子问道图》,提出问题:孔子向谁请教?初步认识老子和孔子。
(二)探究新知:
1.老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投影片,了解老子生平。
完成学练案上老子档案。适当讲解老子的政治观点及在当时和后来盛世的影响。
2.孔子
A、孔子的生平
活动:请同学讲述自己知道的孔子生平。
投影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地位。
展示“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地方说明孔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
投影世界十大思想家图。
由此引出孔子政治主张。
B、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合作探究:
材料一:《吕氏春秋﹒不仁》言:“孔子贵仁。”一语道破了孔子学说思想的核心。据清人阮元统计,仅《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5次之多。
——许杰编著《新编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也。 ”(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C、孔子的教育思想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孔子在教育思想上有没有体现出“仁”呢?
当然有,“有教无类”。
它为什么体现仁的思想?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孔子还有哪些教育思想?
投影图片资料
材料一:《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思考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和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引领
自2004年创立至今,孔子学院已走过13个年头。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目前,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余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次。
——中新社西安2017年12月10日电
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文化的世界名片。)
3.百家争鸣
结合图片,讲述历史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大家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合作,猜一猜下列观点是战国时期儒、墨、道、法诸家哪家、谁提出的?并指导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战国时期诸子的故事或者成语。
(1)、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2)、“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3)、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4)、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5)、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适当进行讲解。
展示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百家争鸣的影响: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会选择支持哪一家学说?为什么?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没有什么借鉴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法家的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三)本课小结
投影诸子头像。讲述春秋战国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是时代智慧的结晶,百家争鸣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那场大辩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及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四)巩固练习
1、选一选
(1)、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2、连一连
将观点与对应的学派相连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道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法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儒家
(五)、板书设计
第8课 百家争鸣
1、 老子
2、 孔子和儒家学说
三、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
墨家:墨子
儒家:孟子,荀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
2、百家争鸣及其影响
第8课百家争鸣
学练案
1、 温故知新
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二、新课学习
播放视频,了解诸子百家出现的时代背景,
1、思想的曙光——老子
老子是 楚国人, 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 》又称《 》。老子善于从 两方面思考问题,在政治上主张“ ”。
2、孔子和儒家学说
练一练
(一)、材料一:《吕氏春秋﹒不仁》言:“孔子贵仁。”一语道破了孔子学说
思想的核心。据清人阮元统计,仅《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5次之多。
——许杰编著《新编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也。 ”(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创办了 学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二)材料一:《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思考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和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重点引领
自2004年创立至今,孔子学院已走过13个年头。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目前,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余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次。
——中新社西安2017年12月10日电
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3、百家争鸣
学生同桌分组活动,掌握诸子思想,知道这个时期有哪些故事或成语。
猜猜下面的观点是哪一学派,谁的主要观点?
(1)、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
(2)、“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
(3)、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
(4)、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
(5)、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
展示图片,分组讨论讨论1、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2、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会选择支持哪一家的学说?为什么?3、诸子思想对今天有没有什么借鉴作用?
四、反馈练习
(一)、选一选
1、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二)、连一连
将观点与对应的学派相连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道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法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