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
【前置作业】
1、自来水的生产要经过 、 、 等净化操作,其中灭菌常用的是 ,是 。
沉降时加 ,其作用是促进 。
2、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原因是:滤纸 ;液面 滤纸边缘;仪器 。在过滤实验中,有同学发现过滤很慢,的原因是滤纸没有 。
3、吸附常用 ,原理是 的表面 ,表面积大;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例如: 、 。
4、加入 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 ,反之为 。转化硬水方法是 (日常生活)、 (实验室、工业)等。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言: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在我们生物体中都含有大量的水,但我们了解水吗?知道水有哪些性质吗?
水的组成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水的合成与分解
一、氢气燃烧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氢气物理性质,完成学案。)
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 、无臭、 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难液化;
(二)氢气化学性质
1、仔细观看视频,了解氢气如何检验纯度。
(1)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 ,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2)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 。如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 。
2、仔细观看氢气燃烧视频,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步骤:①检验纯度(气体不纯净点燃时,易发生爆炸);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的烧杯;③用手接触烧杯。
(2)现象:氢气燃烧,产生 的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 ;烧杯 。
(3)文字表达式: 。
(4)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即水是由 组成。
二、水分解
仔细观看氢气燃烧视频,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实验条件:
(1)通 电;
(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 ,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 )。
2、气体检验:
(1)正极:用 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 ,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
(2)负极:用 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 。
3、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 产生,液面 ,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
4、文字表达式: (分解反应)
5、结论:(1)水是由 和 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
6、微观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 ,而 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 。
【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
A.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3·电解水时水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且体积比为2:1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
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都不变
4·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5·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右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知识2:物质分类
仔细阅读课本,总结归纳,完成学案。
化合物是指由 组成的纯净物,例如 和氧化铁等。由 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叫做氧化物,例如五氧化磷、 和氧化铁等。
由 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 、氧气和氮气等。
3、物质分类总结
混合物
根据所含 。
物质 物质种类 根据所含 。
。 元素种类 。
【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2·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用下列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3·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4·如图中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5·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电源A是 极
(2)若收集到c气体11.2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 mL
(3)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
课题3 水的组成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
【前置作业】
1、自来水的生产要经过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其中灭菌常用的是氯气,是化学变化。
沉降时加明矾,其作用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在过滤实验中,有同学发现过滤很慢,的原因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吸附常用活性炭,原理是活性炭的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例如:颜色、异味。
4、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转化硬水方法是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言: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在我们生物体中都含有大量的水,但我们了解水吗?知道水有哪些性质吗?
水的组成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水的合成与分解
一、氢气燃烧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氢气物理性质,完成学案。)
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液化;
(二)氢气化学性质
1、仔细观看视频,了解氢气如何检验纯度。
(1)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2)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听到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2、仔细观看氢气燃烧视频,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步骤:①检验纯度(气体不纯净点燃时,易发生爆炸);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且凉的烧杯;③用手接触烧杯。
(2)现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烧杯发烫。
(3)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
(4)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即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二、水分解
仔细观看氢气燃烧视频,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实验条件:
(1)通直流电;
(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
2、气体检验:
(1)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负极:用燃着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3、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4、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5、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6、微观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
A.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答案】C
【解析】电解水生成了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并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答案】C
【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试管b中气体较多,是氢气,a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故正确;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可以增强导电性,故正确;
C、电解水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应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故正确。
3·电解水时水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且体积比为2:1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
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都不变
【答案】C
【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体积比为1:2,故A错误;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B错误;
C、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改变,故D错误.故选:C。
4·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答案】C
【解析】水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
5·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右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答案】(1)2∶1;(2)氢元素和氧元素;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解析】(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知识2:物质分类
仔细阅读课本,总结归纳,完成学案。
化合物是指由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例如 水 和氧化铁等。由 两种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 的叫做氧化物,例如五氧化磷、 水和氧化铁等。
由 一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氢气 、氧气和氮气等。
3、物质分类总结
混合物
根据所含 单质 。
物质 物质种类 根据所含 氧化物 。
纯净物。 元素种类 化合物 。
【跟踪练习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答案】B
【解析】A、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B、H2O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C、KCl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D、H2S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B。
2·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答案】C
【解析】A图表示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B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D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C。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电解水时,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D。
2·用下列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C
【解析】电解水中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所以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故选C。
3·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答案】D
【解析】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错误。
故选D。
4·如图中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A、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A不可能;
B、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B不可能;
C、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C不可能;
D、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D有可能。
故选D。
5·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电源A是 极
(2)若收集到c气体11.2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 mL
(3)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
【答案】
(1)正;(2)22.4;(3)水氢气+氧气;
【解析】(1)与A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A是正极;
(2)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收集到c气体11.2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是22.4ml;
(3)电解水的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测评
选择题
1·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 )
A. 2:1 B. 1:2 C. 1:1 D. 3:1
2·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Mg B.Al2O3 C.H2CO3 D.KMnO4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左端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发生反应的表达式式为水氢气+氧气
5·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6·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7·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8·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9·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KOH C.O3 D.CO
11·“”、“”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
A.A B.B C.C D.D
1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 。
13·下列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中主要原因是 。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 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 ,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14·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 能。
②检验b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
③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mL。
15·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河水;③冰水混合物;④铁粉;⑤高锰酸钾;⑥液态的氧气;⑦二氧化锰;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3)属于化合物的是 ;
(4)属于氧化物的是 ;
(5)属于单质的是 .
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测评
选择题
1·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 )
A. 2:1 B. 1:2 C. 1:1 D. 3:1
【答案】A
【解析】电解时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并且体积比是2:1。故选A。
2·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Mg B.Al2O3 C.H2CO3 D.KMnO4
【答案】A
【解析】Mg属于金属单质;Al2O3属于金属氧化物;H2CO3KMnO4属于含氧化物。故选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左端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发生反应的表达式式为水氢气+氧气
【答案】B
【解析】
A、由实验操作图,a端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于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说明a端试管内产生的为氢气,从而可判断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故A是正确的判断;
B、左端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于右端试管内气体,因此可判断左端试管内为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是不正确的判断;
C、水通电分解时,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C为正确判断;
D、水在电解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故D是正确的判断;
故选B。
5·关于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
【答案】B
【解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因此正极产物助燃,负极产物可燃。且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二倍。
6·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答案】D
【解析】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由氢元素组成。氢气是相同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物是水。A、B、C均描述了氢气的物理性质。
7·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选C。
8·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D
【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故选D。
9·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答案】B
【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重大发现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做实验时一定要严肃、认真,大胆猜想,勇于创新。
10·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KOH C.O3 D.CO
【答案】D
【解析】KMnO4、KOH属于含氧化物,不属于氧化物;O3属于单质;CO属于氧化物。故选 D。
11·“”、“”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图A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B、图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C、图C中的物质分子是由不由原子构成,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正确;D、图D中的物质是由不同分子构成,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故选C。
1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 。
【答案】淡蓝;氢气+氧气水;纯度。
【解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氧气水。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纯度。
13·下列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中主要原因是 。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 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 ,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答案】(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爆鸣;声音小;爆炸;纯度;
【解析】(1)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检验氧气时,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在检验氢气的纯度时,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故填: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故填:爆鸣;声音小;爆炸;纯度;
14·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 能。
②检验b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
③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mL。
【答案】①化学;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③4。
【解析】
①电解水时,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与a试管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与b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③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收集到a气体8mL,则在相铜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4ml。
15·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河水;③冰水混合物;④铁粉;⑤高锰酸钾;⑥液态的氧气;⑦二氧化锰;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3)属于化合物的是 ;
(4)属于氧化物的是 ;
(5)属于单质的是 .
【答案】
(1)①②⑧;(2)③④⑤⑥⑦;
(3)③⑤⑦;(4)③⑦;(5)④⑥.
【解析】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河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③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祖成,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化物;④铁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⑤高锰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⑥液态的氧气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⑦二氧化锰由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化物;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