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练习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练习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9 19:0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思维导学合作探究答案:有下列不同:①规模:郑和船队庞大,船多人多;哥伦布等人船队很小,船少人少。②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影响并加强海外联系;哥伦布等人的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③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的义举;而哥伦布等人的远航属殖民扩张活动。④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阅读下表:哥伦布到达美洲与郑和下西洋比较表
结合表中的数据分析: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即时训练1.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是指(  )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美国独立C即时训练2.“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及香料之国。”材料反映了哥伦布航海活动的(  )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B即时训练3.有人曾评价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对该评价中的“资本主义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制度,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与民族融合B即时训练4.漫画让历史呈现变得更加深刻。图1、图2所反映出的变化根源于(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 D.巴黎和会B即时训练5.许多人有环游世界的梦想,第一个实现环游世界梦想的航海家是(  )
A.郑和 B.达·伽马
C.麦哲伦 D.马可·波罗C课后作业1.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的历史事件是(  )
A.殖民掠夺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C课后作业2.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的航海活动。其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B课后作业3.“船靠岸的那一刻,那片美丽而安静的美洲大陆,迎接的是一只即将踏碎印第安人淳朴善良的脚。这只脚登岸了,它踏出的响声震惊了全球,各国的眼睛顺着声响做出跃跃欲试的张望。”材料中的人们“跃跃欲试”的主要目的是(  )
A.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B.发现新大陆
C.密切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D.掠夺黄金等财物B课后作业4.小明在预习《探寻新航路》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B.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等
C.重大事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
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C课后作业5.《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道:“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
C.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C课后作业6.新航路开辟后,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使得食物和营养的供给速度加快。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以上材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使欧洲列强开始殖民扩张
B.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C.激发了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D.促进了各地区物种的交流D课后作业7.“1519年9月20日早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这次“最奇异的远航”指的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C.“三角贸易”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D课后作业8.1492年10月12日,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天,直到现在美洲十几个国家都把这一天定为“美洲发现日”,予以纪念。与这一纪念日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麦哲伦 B.华盛顿
C.哥伦布 D.玻利瓦尔C课后作业9.“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各大洲文明开始交汇融合相互影响、紧密联系。”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主要的影响体现在(  )
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人类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D.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导致东方落后A课后作业10.汤因比在《文明经受着考验》中指出:“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从中获得了好处,获得了比其他文明更为优秀的发展。”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
A.使西班牙、葡萄牙获得了大量财富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C.使西方掌握了三角贸易的主导权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B课后作业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后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摘自《大国的崛起》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三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请回答:课后作业(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实现的? 此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新航路的开辟。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拓展海外市场。(2)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二表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发现美洲大陆;追求黄金(发财致富)。课后作业(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材料三事件的历史影响。答案:一方面是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揭开了西欧殖民主义者殖民掠夺的序幕,加剧了被掠夺地区的贫困和落后。课后作业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课后作业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人教网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各国掀起了占有亚洲物产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浪潮从此愈演愈烈。……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愈益增长……。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渴望谋取政治地位,从而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答案:时间长、规模大(人员参与多)、次数多。(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没有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的原因。答案:这种贡赐贸易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输入的商品多为高档消费奢侈品,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课后作业(3)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你认为哪个更大?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你的理由。答案: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而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使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也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