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练)4.4 光的折射(基础+提高+中考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编精练)4.4 光的折射(基础+提高+中考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9-30 15: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改变
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2.在一个干枯井底的正中央P点处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所示,一场大雨过后,井中被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则青蛙的视野范围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某同学仔细观察了如图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 D.看到的鱼的左上方
 
5.一盏探照灯装在东面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
A.向东移动后静止 B.向西移动后静止
C.先向东移动后向西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6.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共3小题)
7.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和原对应的物体是等大的
D.“鱼”和“云”都比实际物体小
 
8.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眼看到的平静水面下的石头,要比实际位置浅
B.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光斑
C.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的光带
 
9.以下关于反射和折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一般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
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D.如果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光的折射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0.如图,有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角是  _______ 度,折射角是   度。玻璃在  侧(填MN左、MN右、PQ上、PQ下)
 
11.当你在露天游泳池游泳时,潜入水中观看池边树梢,我们感觉到岸边的树变高了。人们有这些感觉,是因为光从   中斜射入   中时发生折射。
 
1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折射光线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上时,其传播方向   。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3.光源S发出的某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穿过A、B两点请完成光路图。
14.如图水面下有物体A,由于光的折射在水面上C处看到A的虚像点在B处,画出C处看到A的光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   度。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并简要说明理由。答:   
(3)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   (选填“OA”或“OB”);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   (选填“α”、“β”或“γ”)。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两块玻璃砖平行且具有一定的距离。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砖A中,并从玻璃砖B射出,则光线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有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则杯底的光斑将(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3.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4.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天上的飞鸟”
B.河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要浅
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
D.“日食”的形成 
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和S点重合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二.多选题(共1小题)
6.下列关于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
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C.平面镜成实像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填空题(共3小题)
7.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8.(1)如图1,OC是AO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BO经界面MN的反射光线及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路径。
(2)如图2,MN是平面镜,左侧放置一个物体“L”,请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L”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9.如图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1)由图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不变/变大),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不变/变大)
(2)从图中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0.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
A.等于 0° B.小于 60° C.等于 60° D.大于 60°
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3.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B.利用红外遥感技术监视森林火灾
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
D.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C.“后视镜”中的景物 D.树在水中的倒影
 
6.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二.多选题(共1小题)
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水中勺子看起来折断了 B.手影
C.树荫下的光斑 D.海市蜃楼
 
三.填空题(共1小题)
8.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四.作图题(共2小题)
9.请画出:①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折射角a;②经光滑墙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10.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4 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改变
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解答】解:A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故AB错误;
C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如果是斜射,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果是垂直入射,则传播方向不变。即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改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在一个干枯井底的正中央P点处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所示,一场大雨过后,井中被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则青蛙的视野范围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解答】解: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射向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增加的视野大致范围如图乙中的阴影区域。
故选:A。
 
3.某同学仔细观察了如图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由反射定律知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
C、由折射定律知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C错误。
D、由折射定律知道: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
故选:C。
 
4.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 D.看到的鱼的左上方
【解答】解: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能把鱼照亮,所以渔民应瞄准看到“鱼”的开始射击。
故选:A。
 
5.一盏探照灯装在东面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
A.向东移动后静止 B.向西移动后静止
C.先向东移动后向西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解答】解:池中没有水时,探照灯从东向西射向池底的光线沿图中OB方向传播,有水时沿图中的OC光线传播,如图所示:
在向池中灌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的上升,入射点逐渐向东移动,所以在池底的光斑也向东移动。
故选:A。
 
6.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人看到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是由于从水中笔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笔被“折断”了,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多选题(共3小题)
7.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和原对应的物体是等大的
D.“鱼”和“云”都比实际物体小
【解答】解:
(1)鱼反射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是鱼儿变浅的等大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水中的“云”,是天上的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看到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综上所述,只有BC正确。
故选:BC。
 
8.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眼看到的平静水面下的石头,要比实际位置浅
B.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光斑
C.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的光带
【解答】解:
A、人眼看到的平静水面下的石头,石头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所以人看到石头的位置要比实际位置浅一些,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正确;
B、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光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AD。
 
9.以下关于反射和折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一般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
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D.如果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光的折射
【解答】解:A、反射现象中是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发生的反射现象,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折射现象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是光从在不同物质中传播;故A正确;
B、反射是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光速不变;折射是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光速变大或减小;故B错误;
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当光线斜射向物质的界面时,发生光的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光线都是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BCD。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0.如图,有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角是 30 度,折射角是 60 度。玻璃在 PQ下 侧(填MN左、MN右、PQ上、PQ下)
【解答】解:由图可知,∠BON=∠CON=30°,所以∠COP=90°﹣30°=6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PQ为法线,MN为界面,
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则OA一定为折射光线,BO为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
由图可知,折射角为:∠AOM=90°﹣30°=60°.因当光线从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的。即分界面PQ的下侧是玻璃。
故答案为:30;60; PQ下。
 
11.当你在露天游泳池游泳时,潜入水中观看池边树梢,我们感觉到岸边的树变高了。人们有这些感觉,是因为光从 空气 中斜射入 水 中时发生折射。
【解答】解:正在游泳的人看见池边树梢,是池边树梢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向下偏折,进入人的眼睛,而人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看到的是树梢实际位置偏高的虚像。
故答案为:空气;水。
 
1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折射光线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上时,其传播方向 不变 。
【解答】解:读图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上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靠近;小于;不变。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3.光源S发出的某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穿过A、B两点请完成光路图。
【解答】解:先作出发光点S关于水面的对称点S′,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O,OP为反射光线,SO为入射光线;
连接OQ即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4.如图水面下有物体A,由于光的折射在水面上C处看到A的虚像点在B处,画出C处看到A的光路图。
【解答】解:
人在C处看到A的像点B,所以连接BC,与水面的交点为折射点,折射点与C点间的连线为折射光线,然后连接A与折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反射和折射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 0 度。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并简要说明理由。答: 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使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3)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 OA (选填“OA”或“OB”);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 γ (选填“α”、“β”或“γ”)。
【解答】解:(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折射角等于0°。
(2)该同学只通过一次实验便得出结论,这样结论具有片面性,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使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则激光在空气中的光路是OA,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大小等于γ。
故答案为:(1)①反射和折射;②增大;小于;0;(2)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使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3)OA;γ。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两块玻璃砖平行且具有一定的距离。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砖A中,并从玻璃砖B射出,则光线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解答】解:
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A中垂直射入空气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当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玻璃B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也不变,故射出后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即最后射出的是光线c,如图所示:
故选:C。
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有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则杯底的光斑将(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解答】解:当杯子内逐渐加水时,光的折射程度不变,但入射点逐渐抬高且向右移动,由光的折射规律作出的折射光线照射在杯子底的光斑会逐渐向右移动,当水加满后,光斑就停止移动。
故选:B。
 
3.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解答】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错误;
BC、向水槽内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分别如B、A图所示:
比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动,故B正确,C错误;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右移,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天上的飞鸟”
B.河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要浅
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
D.“日食”的形成
【解答】解: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天上的飞鸟”,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河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要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日食”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和S点重合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解答】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
(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
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故选: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6.下列关于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
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C.平面镜成实像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典型例子,故B正确;
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故成虚像,故C错误;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共3小题)
7.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 OB ,入射角是 60 度。界面的 左 (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解答】解:由于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故OA、CO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则PQ为法线,MN为界面,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OB是折射光线,CO是入射光线,由于∠COM=30°,故入射角为∠COP=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
故本题答案为:OB;60;左。
 
8.(1)如图1,OC是AO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BO经界面MN的反射光线及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路径。
(2)如图2,MN是平面镜,左侧放置一个物体“L”,请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L”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解答】解:(1)入射光线AO和BO,BO与法线的夹角大,则入射角大,所以BO的折射光线OB′的与法线的夹角也较大,OB′应画在OA′的左侧;
(2)先作出“L”的端点A、B、C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C′,用虚线连接A′、B′、C′,即为物“L”的像,如图所示:
 
9.如图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1)由图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 (变小/不变/变大),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 不变 (变小/不变/变大)
(2)从图中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
【解答】解:(1)当a运动到较粗糙的棉布表面时,由于a受到了棉布的摩擦力,所以其运动速度会减小。而此时的b还处于光滑的木板上面,仍然不受阻力,关于其运动方向不变。
(2)甲图,物体从木板到棉布,物体在木板上的运动速度大于在棉布上的运动速度。由于运动速度的改变,导致了运动方向的改变;
乙图: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光在玻璃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由于传播速度的改变,当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时,导致了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折射。
由此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故答案为:(1)变小;不变。
(2)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0.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解答】解:
经S点折射的光线射到BC面上时发生反射,且反射光线恰好过P点,因为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一定过像点,可以先作S点关于BC的对称点S',即S在BC中的像点,连接S'与P的连线,与BC交于O点,OP即为反射到P的反射光线,连接SO为经AB面的折射光线;
过P点作法线,根据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射出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
A.等于 0° B.小于 60° C.等于 60° D.大于 60°
【解答】解:根据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解答】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错误;
BC、向水槽内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分别如B、A图所示:
比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动,故B正确,C错误;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右移,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B.利用红外遥感技术监视森林火灾
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
D.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解答】解:
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红外遥感技术监视森林火灾,主要利用了红外线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游泳池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觉得池底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
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
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正确。
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C.“后视镜”中的景物 D.树在水中的倒影
【解答】解: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解答】解:
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镜中生花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捞月是指月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多选题(共1小题)
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水中勺子看起来折断了 B.手影
C.树荫下的光斑 D.海市蜃楼
【解答】解:A、插入水中的勺子好像折断了,是由于水面下的勺子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故A正确。
B、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线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线通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共1小题)
8.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折射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乙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解答】解:
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
故答案为:折射; 乙。
 
四.作图题(共2小题)
9.请画出:①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折射角a;②经光滑墙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解答】解:
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则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并确定了入射角的大小;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据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a。
光线在墙壁上发生了反射,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上方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0.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点光源O在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O′,连接PO′,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M。
分别连接OM、MP、MA,可得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