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设计和填写调查表,学会列表记录和分析。
2.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所包含的生物学本质。
三、情感态度目标
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二、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通过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的资料来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与第一章的生殖和发育相衔接,又是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最初是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性状开始的,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其中“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示意图”的微观性和科技性较高,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该片段就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控制性状”,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性状、转基因、遗传、变异的例子也有所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仍以感性认识为主。此外,他们阅读过程性示意图的经验不足。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多举实例,多启发诱导,注重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学习。
三、设计思路
本课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义建构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和组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不易理解的抽象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比较抽象,应从学生熟悉的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入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转基因鼠的实验较复杂,教师应引导学生只关注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的部分,适当淡化其他的细节,这样既能控制时间,效果也比较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利用学案导学,倡导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注重情境教学和启发诱导。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PPT及具相对性状的实物。
2.课内使用的性状调查表。
3.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转基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找妈妈”游戏引入:展示一张小孩的照片和三位“妈妈”的照片(尽量采用学校教师的照片),让学生找出谁才是孩子真正的妈妈,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学生对游戏充满兴趣,积极思考谁才是孩子真正的妈妈,在游戏中寻找人物间的特征和相似度。
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自然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一)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和学案。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
[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P24~P28,整体感知全课内容,针对知识目标划出重点,完成下列问题: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_________,如________;“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_______,如_______。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_而实现的。
3.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征的统称。
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
5.生物的性状是受_______控制的。
6.把一种生物的某一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_____中,使之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_______,这样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学生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
通过自主学习和展示,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学习习惯。
(二)任务一:生物的性状
1.展示图片(克隆牛和一只母猪与一窝猪仔),提问哪幅图片是遗传现象,哪幅是变异现象?你能举出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例子吗?
2.引导学生回顾课题引入的母女中妈妈的脸型等特征,归纳出性状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图片:番茄的红果与黄果、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兔子的白毛与黑毛等,得出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设计调查表,让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观察并填好记录表,深化对相对性状的理解。
1.学生观察图片,找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观察分析得出遗传、变异的定义。
2.学生对图片素材充满兴趣。
3.学生分小组合作,观察并记录。
1.通过举例,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2.通过图片中的生活实例,把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抽象概念直观化、具体化。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观察能力、科学态度。
性状
有/无耳垂
单/双
眼皮
能/否卷舌
有/无酒窝
有/无美人尖
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
血型
…
我
同桌
(三)任务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师以学案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分析转基因超级鼠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学案]
阅读教材P26~P27资料“转基因鼠的启示”,了解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过程:
1.结合成受精卵的生殖细胞是由哪种鼠提供的?
2.雌鼠输卵管内的受精卵有几种?
这样设置的意义是什么?
3.同胎所生的这两只鼠在什么方面明显不同?控制这个性状的又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分析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结论:
1.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2.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和分析图片,小组讨论实验过程,共同完成学案上的探究题。
1.探究实验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教材P26~P27资料“转基因鼠的启示”,了解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过程。
(2)学生描述实验过程。
(3)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疑问,可以小组内自由交流,再提出来由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2.分析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基因控制性状。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深化
回顾课题引入的母女照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女孩会长得像妈妈?从而得出性状遗传的实质。
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得出遗传的实质是亲代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了后代。
与引入相呼应,使教学有主线,条理清楚。
链接生活
教师设计辩论环节“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畅所欲言。
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了解生物科技发展情况,关注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知识拓展
教师展示“同卵双胞胎兄弟”“戴维斯减肥前后对比”“方形西瓜的栽培”等图片。
引导学生提问,思考出现图中现象的原因。
学生分小组交流从图片中得到的信息或提出问题,并讨论分析得出: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到基因的控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补充,总结本节的知识。
采用思维导图式的小结,利于学生建构起知识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
PPT展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自我检测。
题型多样化、生活化,提高学生做题兴趣,感受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成就感。
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P28后的习题。
2.学完本节课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课后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