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3.举例说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信息,进行合作交流。
2.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变态发育的概念,正确理解“两栖”的含意。
三、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提升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正确理解“两栖”的含意。
二、教学难点
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示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两栖动物是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经变态发育而到陆地生活。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在探究两栖类动物生殖和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时,从侧面与人和环境相呼应,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和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
二、学情分析
青蛙是大家熟知的动物,学生们从小就接触过相关的童话故事、诗句,甚至观察和饲养过蝌蚪,且有八年级上册动物类群的学习为基础,学生们对于青蛙的变态发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不能详细描述它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根据初二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和年龄特征(好奇心强但不持久,有参与意识但不稳定),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各种直观手段,设置恰当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设计思路
关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的教学流程:品味经典童话“小蝌蚪找妈妈”,激疑引探,导入新课——观看“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录像——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
关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教学流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栖动物分布范围窄、种类和数量少的原因入手,激疑引探——学生自主分析教材上的资料、汇报成果——再通过新闻报道《三成两栖生物未来堪忧,蛙鸣将成历史》为引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分析两栖类动物趋于衰退的原因,自觉自愿参与到保护两栖动物、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来。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应包括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图片、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环境的变迁导致两栖动物减少的新闻、环境污染导致两栖动物发育异常的资料、图片等。
学生准备:
1.排练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
2.调查当地环境污染对两栖类的生殖、发育的影响或搜集、整理环境对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影响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讲述:青蛙是庄稼的卫士,人类的朋友,童话中、古诗中都不乏它们的身影。
请欣赏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想一想小蝌蚪为什么老是找不到妈妈呢?小蝌蚪与青蛙有哪些明显的区别?剧中没有提及青蛙爸爸,没有青蛙爸爸能有小蝌蚪吗?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表演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其他学生观看童话剧,根据八年级上册学习的两栖动物的知识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通过情境展示,引发学生思考,营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
探究新知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展示田园中青蛙的鸣叫声及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情景图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请问: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鸣,蛙鸣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播放录像《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同时出示问题。
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和15页内容,及课本图7-6。并适时给学生传看青蛙的发育过程的标本。
【问题引导】
1.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2.雌雄蛙抱对是在体内进行受精吗?这对生殖有什么重要意义?
3.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青蛙的发育过程并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的区别。
比较
早期蝌蚪
青蛙
呼吸器官
四肢
尾
食物
运动
环境
4.青蛙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的发育过程有何相同之处?
5.什么叫两栖动物,请据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释疑解惑】
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并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蛙的繁殖行为: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能提高蛙卵的受精率,但雌雄蛙抱对的目的是同时排出精子和卵子,增加受精的机会,提高受精率,不是进行体内受精。
【组织回答问题】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并完善归纳。
观看优美的画面,聆听动听的蛙鸣。
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观看录像。
阅读教材。
观看图片和标本。
【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问题,并进行展示交流。
1.青蛙的鸣叫是求偶行为,只有雄蛙才能鸣叫。
2.雌雄蛙抱对不是在体内进行受精,其意义在于同时排出精子和卵细胞,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蝌蚪与成蛙的区别:
比较
早期蝌蚪
青蛙
呼吸器官
鳃
肺和皮肤
四肢
无
有
尾
有
无
食物
浮游生物
昆虫
运动
游泳
跳跃及游泳
环境
水中
水陆两栖
4.青蛙与家蚕一样,成体与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显著,所以青蛙的发育也属于变态发育。
5.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则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青蛙、蟾蜍和大鲵等动物具有以上特点,因而被称为两栖动物。
激疑引探,同时渗透人文教育。
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形成详细而直观的认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师生归纳】青蛙的生殖与发育方式为: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视野拓展】
1.蛙、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受精卵很少受到亲代的关照,它们一般一次产卵数十枚到数千枚,这对它们繁衍后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2.小蝌蚪的尾巴后来怎么没有了?(介绍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3.孙悟同学想观察从蛙卵到成蛙的详细过程。他采集到一些蛙卵,放在鱼缸中进行培养。想一想,他应当为蛙卵的发育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
【感悟提升】
1.两栖动物的卵很少受到亲代的关照,环境的影响和天敌的捕食,成活率低,产卵量大,能确保至少有一定数量的卵发育成熟。因此,产卵多是对成活率低的适应,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2.知道蝌蚪尾巴的消失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结果。
3.进行充分的讨论与论证,总结蛙卵发育成蛙的过程中需要的一些基本的生存条件。
学会运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分析问题。
了解前沿科学知识。
为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激疑引探】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分布范围窄、种类和数量最少的一个动物类群,请根据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进行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讨论交流,释疑解惑】
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主要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得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地区,这样的区域范围窄,导致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少。
通过两栖类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环境对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影响。
【问题引导】
[布置任务]阅读课本第16页资料分析,谈谈你的真实想法:
1.从实例中可以看出,环境的变迁对两栖类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2.某些地区出现了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资料3可以说明这两种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4.从上述事实中你受到哪些启示?
[指导]参与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组织汇报]引导学生倾听同学的汇报,适时质疑与答疑。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分析课本第16页的资料,讨论归纳,汇报交流:
1.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被污染后,其中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或者其他生物(如寄生虫)的数量增加。
3.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生物也可能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和分布。资料3中,向河流和池塘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属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它影响了寄生虫的数量,寄生虫的数量增加后,导致出现畸形蛙,即生物因素又影响了另一种生物。
4.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因此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一旦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力,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就会受到影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生殖发育的影响。关注两栖动物的生存状况。
【视野拓展】
[展示]新闻《三成两栖生物未来堪忧,蛙鸣将成历史》
[新快报讯] 最新一期《科学周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世界上有32%的两栖类生物在未来100年内面临着灭绝,包括蛙类及蟾蜍将由于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趋势而消失。
提问:据你所搜集的资料分析,两栖类动物趋于衰退的原因有哪些?为留住逐渐远去的蛙声,我们该做些什么?
[指导]参与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组织汇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通过谈话法引导学生归纳出两栖动物趋于衰退的自身原因和环境原因。点出:物种兴衰是自身的生理结构特征对环境的变迁是否适应引起的。
【感悟提升】
分析、讨论、归纳,汇报
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是:
自身主要是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环境部分地区气候趋于干燥等
人类的活动
两栖动物的生存状况是地球健康的晴雨表,我们应该保护水域环境,杜绝捕杀两栖动物的行为,让脆弱的两栖动物更好地生存下去。
通过新闻报道激发学生保护两栖动物的紧迫感,从而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对两栖动物的保护行动中来。
课堂小结
期盼每一个人都能在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不忘善待环境、善待包括青蛙在内的每一种野生动物,从而使千百年后,我们的后代还能在美妙的蛙声中入梦。
巩固练习
PPT展示练习题。
完成练习题。
检测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