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30 20: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2.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 Mg2+、、Cl﹣
B. Mg2+、Ba2+、Br﹣

C. Na+、Cl-、I-
D. Al3+、、Cl-
3.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Cl﹣→Cl2
B. Fe3+→Fe2+

C. CuO→Cu
D. H2SO4→BaSO4
4.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同学表中归纳的内容与如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5.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A2++B2===2A3++2B﹣;②16H++10Z﹣+2X2++5Z2+8H2O;③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Z2+2A2+===2A3++2Z﹣反应可以进行
B. Z元素在②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2、B2、A3+
D. 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
6.下列物质种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 混合物、溶液
B. 电解质、化合物

C. 浊液、胶体
D. 单质、化合物
7.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 NaHSO4是盐
B. NaHSO4是酸式盐

C. NaHSO4是钠盐
D. NaHSO4是酸
8.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氯化镁不导电,所以氯化镁不是电解质
B. 三氧化硫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C. 熔融的铁导电性很好,所以铁是电解质
D. 氯化钾熔融状态能导电,所以氯化钾是电解质
9.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0.已知:2Fe2++Cl2===2Cl﹣+2Fe3+,2Br﹣+Cl2===Br2+2Cl﹣,2Fe2++Br2===2Br﹣+2Fe3+。
含有a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Cl2===Br2+2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11.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Cu2+、Na+、H+、、、OH-。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OH-、
B. Na+、H+、

C. Cu2+、H+、
D. Na+、OH-、
12.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
A. Cu、FeCl2溶液、MgCl2溶液
B. Fe、Cu、MgCl2溶液
C. Mg、CuO、FeSO4溶液
D. 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13.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 矿泉水
B. 生理盐水

C. 豆浆
D. 白酒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C. Ca2++===CaCO3↓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D. H++OH﹣===H2O         Ba(OH)2+H2SO4===BaSO4+2H2O
15.将下列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盐酸、烧碱、胆矾
B. 硫酸、纯碱、食盐
C. 碳酸、乙醇、醋酸钠
D. 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16.下列变化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是(  )

A. MnO2→Mn2+
B. CuO →CuCl2

C. Ag+→Ag2O
D. Sn2+→Sn4+
17.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发生电离而导电的是(  )

A. 液态氯化氢
B. 熔融氯化钠

C. 固体氢氧化钾
D. 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
1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 FeSO4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2NH3·H2O===Fe(OH)2↓+
C. 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6H+===I2+3H2O
D.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Ba2++2OH-===BaCO3↓+2H2O+CO2↑
19.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 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 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2

C. 酸 硫酸 H2SO3
D. 盐 纯碱 NaOH
20.2017年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 溶液
B. 乳浊液

C. 悬浊液
D. 胶体
二、填空题
21.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H2O、②空气、③Mg、④CaO、⑤H2SO4、
⑥Ca(OH)2、⑦CuSO4·5H2O、⑧碘酒、⑨C2H5OH、⑩NaHCO3。(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2.(1)11P+15CuSO4+24H2O===6H3PO4+15H2SO4+5Cu3P(反应中Cu3P中的P为负三价) 11 mol P中被P氧化的P是  mol。
(2)向含有1 mol FeCl2的溶液中通入0.2 mol Cl2,再加入含0.1 mol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Fe2+全部恰好被氧化,并使被还原为Xn+,则n值为  。
23.一定质量的Al与足量盐酸反应,当转移了2 mol电子时,参与反应的铝的质量是________g。
三、实验题
24.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1)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3C+S===K2S+N2↑+3CO2↑。
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①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____价。
②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当有1 mol 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_mol。
③标明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含有CuS和Cu2S的矿物,其反应原理如下:
8MnO+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根据上述反应原理,某学习小组用400 mL 0.075 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2 g含有CuS和Cu2S的混合物。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350 mL 0.1 mol·L-1的(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应。
①配平KMnO4与(NH4)2Fe(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MnO+______Fe2++______H+===______Mn2++______Fe3++______H2O
②KMnO4溶液与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25.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Ⅱ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Ⅲ,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Ⅱ吹入的热空气,会干扰(5)中结论的得出,你认为是否干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操作Ⅲ,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26.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①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________。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
③加入________________,使沉淀完全溶解。
④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盐酸为混合物、铁为单质,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钠为电解质。
2.【答案】A
【解析】Mg2+、、Cl﹣之间不发生反应,也都不与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a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H+、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Al3+、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A项,Cl﹣→Cl2氯元素化合价升高了,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正确;
B项,Fe3+→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项,CuO→Cu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
D项,H2SO4→BaSO4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A项,合物不一定是胶体,故A错误;
B项,一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项,液溴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项,硫酸是强酸,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反应①、③可得氧化性:Z2>B2>A3+,则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A正确;根据反应②得氧化性>Z2,反应①得氧化性B2>A3+;反应③得氧化性Z2>B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2>B2>A3+,C正确;Z元素在反应②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③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跟反应②得还原性Z﹣>X2+;反应①得还原性A2+>B﹣;反应③得还原性B﹣>Z﹣,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D正确。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故B错。浊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故D错。
7.【答案】D
【解析】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硫酸氢钠属于酸式盐、钠盐,故选D。
8.【答案】D
【解析】氯化镁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A项错误;三氧化硫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是因为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硫酸,三氧化硫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铁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C项错误;氯化钾熔融状态能导电,氯化钾属于电解质,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钠和水的反应,A错误;分解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碳酸氢钠的分解,B错误;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10.【答案】B
【解析】由于还原性:Fe2+>Br﹣,通入Cl2依次发生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
当n(Cl2)∶n(FeBr2)≤时,只氧化Fe2+,当n(Cl2)∶n(FeBr2)≥时,Fe2+和Br﹣被完全氧化,介于二者之间时,Fe2+被完全氧化,Br﹣被部分氧化。
A项,x=0.4a,n(Cl2)∶n(FeBr2)=0.4<,只氧化Fe2+,A正确;
B项,x=0.6a,n(Cl2)∶n(FeBr2)介于~,Fe2+被完全氧化,Br﹣被部分氧化,B错误;
C项,x=a,n(Cl2)∶n(FeBr2)介于~,Fe2+被完全氧化,amol Fe2+被氧化消耗0.5amol Cl2,剩余0.5amol Cl2可与amol 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Br2+2Fe3++4Cl﹣,C正确;
D项,x=1.5a,Fe2+和Br﹣恰好被完全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D正确。
11.【答案】D
【解析】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甲中一定含有Cu2+,因Cu2+能分别与、OH-结合生成沉淀,则、OH-一定在乙烧杯中,又与H+、OH-结合生成水而不能共存,则H+在甲中,再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则乙中的阳离子为Na+;因此乙中含有Na+、OH-、,甲中含有Cu2+、H+、。
12.【答案】D
【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Fe>Cu,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从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A、B中的物质间均不能反应,无法确定活动性,A、B错误;C中CuO不溶于水,无法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无法确定Mg和Cu的活动性,C错误;D中Fe可置换出铜得出Fe比Cu金属性强,而Fe与MgCl2溶液不反应得出Fe比Mg金属性弱,D正确。
13.【答案】C
【解析】矿泉水、生理盐水、白酒是溶液,豆浆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属于胶体。
14.【答案】C
【解析】CuCO3+2NaOH===Cu(OH)2↓+Na2CO3中碳酸铜不能拆写,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 表示,A错误;
BaCO3+2HCl===BaCl2+CO2↑+H2O中碳酸钡应保留化学式,不能拆,不能用离子方程式+2H+===CO2↑+H2O表示,B错误;
Ca(NO3)2+Na2CO3===CaCO3↓+2NaNO3反应实质为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CaCO3↓,C正确;
Ba(OH)2+H2SO4===BaSO4+2H2O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水,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D错误。
15.【答案】A
【解析】盐酸是酸,烧碱属于碱,胆矾属于盐,A正确;纯碱属于盐,B错误;乙醇属于有机物,C错误;熟石灰属于碱,苛性钠属于碱,D错误。
16.【答案】A
【解析】物质转化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就没有电子转移。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对比转化前后化合价变化,可知A项中元素化合价降低。
17.【答案】B
【解析】液态氯化氢、固体氢氧化钾等电解质不能电离,不能导电;金属铁单质能导电,但在任何条件都不能电离。
18.【答案】B
【解析】氯气溶于水,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故A错误;
FeSO4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2NH3·H2O===Fe(OH)2↓+,故B正确;
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离子方程式:+5I-+6H+===3I2+3H2O,故C错误;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OH-+Ba2+===BaCO3↓+H2O,故D错误。
19.【答案】B
【解析】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
20.【答案】D
【解析】 雾、云、烟都是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即气溶胶。
21.【答案】①④ ⑤ ⑥ ⑦⑩
【解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属于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属于碱;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的化合物为氧化物;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属于盐,酸、碱、盐、氧化物都是化合物。
①H2O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属于氧化物;
②空气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③Mg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④CaO含有Ca和O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
⑤H2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属于酸;
⑥Ca(OH)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属于碱;
⑦CuSO4·5H2O为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⑧碘酒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⑨C2H5OH为有机物,不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⑩NaHCO3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盐;
所以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④;属于酸的是⑤;属于碱的是⑥;属于盐的是⑦⑩。
22.【答案】(1)6
(2)3
【解析】(1)11P+15CuSO4+24H2O===6H3PO4+15H2SO4+5Cu3P中,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P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3价,若11 mol P参加反应,6 mol P作还原剂,5 mol P作氧化剂,则11 mol P中被P氧化的P是6 mol。
(2)0.2 mol Cl2氧化0.4 mol Fe2+,剩余Fe2+被0.1 mol氧化,被还原为Xn+,
由电子守恒得:1 mol×(3﹣2)= 0.2 mol×2×(1﹣0)+0.1 mol×2×(6﹣n),解得n=3。
23.【答案】18
【解析】由可知,2Al~6e-,当转移2 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铝为mol,其质量为mol×27 g·mol-1=18 g。
24.【答案】(1)C K2S和N2
(2)①+1 ②CuI 0.5 ③
(3)①1 5 8 1 5 4 ②0.007
【解析】(1)本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被氧化的元素是C。氧化剂是KNO3和S,氧化产物是CO2,还原产物是K2S和N2。(2)①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关键是先确定I元素的负价只有-1价,Cu在化合物中只有+1、+2价,再由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确定各元素的化合价,由此可确定Cu2HgI4中Cu为+1价,Hg为+2价。②反应4CuI+Hg===Cu2HgI4+2Cu中,每4 mol CuI参加反应转移电子2 mol,即当有1 mol CuI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0.5 mol。(3)①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到+2,Fe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MnO+5Fe2++8H+===Mn2++5Fe3++4H2O。②设与(NH4)2Fe(SO4)2反应消耗高锰酸钾xmol,则
MnO+5Fe2++8H+===Mn2++5Fe3++4H2O
1 mol  5 mol
xmol  0.350 L×0.1 mol·L-1
所以x=0.007,即与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0.007 mol。
25.【答案】(1)2Br-+Cl2===Br2+2Cl-
(2)吹出单质Br2
(3)吸收尾气 NaOH溶液
(4)H2O2+2Br-+2H+===Br2+2H2O
(5)氧化性:H2O2>Br2>H2SO3
(6)①不干扰,无论热空气是否参加氧化H2SO3,只要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同时无明显颜色变化,即能证明Br2氧化了H2SO3
② H2SO3有剩余(H2O2浓度小或Br-与H2O2反应慢等因素都可)
【解析】(1)氯水中的Cl2置换Br-。
(2)利用Br2的挥发性,吹入热空气使Br2挥发。
(3)因为Cl2、Br2有毒,所以C中盛放NaOH溶液,除去尾气中的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4)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说明H2O2把Br-氧化为Br2,可得离子方程式。
(5)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H2O2>Br2>H2SO3。
(6)①溶液无明显颜色变化,说明Br2参加了反应,即氧化了H2SO3。
②实验操作Ⅲ发生的反应为H2O2氧化Br-,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反应受到了影响,H2SO3有剩余、H2O2浓度小、Br-与H2O2反应慢等都是可能因素。
26.【答案】 (1)Ca2++CO===CaCO3↓ CaCO3+2H+===Ca2++CO2↑+H2O (2)①碳酸钠溶液 ③稀硝酸
【解析】 正确理解题中信息,写出相应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