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唱歌 蒙古小夜曲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唱歌 蒙古小夜曲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09-30 12: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蒙古小夜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及舞蹈等实践活动,感知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加深对蒙古民族的认识。
2.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蒙古小夜曲》。
3.能与同学合作进行多声部歌舞表演,体验载歌载舞的快乐。
2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力度记号,在演唱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力度记号处理歌曲。
3重点难点
重点:用连贯的声音,演唱《蒙古小夜曲》。
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第三乐句。2.多声部教学。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律动:(播放蒙古小夜曲伴奏音乐)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一动,边跳边想这是哪个名族的音乐?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刚才这首乐曲是蒙古族的,蒙古族是一个生活在马背上的名族,哪里牛羊成群,水草茂盛。看着这青青草原上开满了鲜花,让我们一起打开嘴巴和鼻子一起吸气,闻一闻花的香味。(呼吸训练)
3、听音练习,二声部合唱。(为歌曲二声部合唱做好铺垫)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琴声合着手势一起唱一唱音阶。(1——1)考考孩子们的耳朵,听单音6 ?3 ?1 ?6 ?2,听得真好。加大难度,老师弹一句旋律,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1= 6 –?1- ??2- 3- 2- 1- 6 ----,(生唱师板书,全班一起唱),再听一句旋律 ????6- 1- ??6- 5- 6- 6- 6 ?- - -,(生唱师板书,全班一起唱)。全班分成两个声部,一起合唱二声部。二声部演唱完毕引导学生用什么音乐记号 进行处理让这句旋律更动听,引出音乐记号 ,为后面唱好歌曲做好铺垫。
活动2【活动】二、熟悉歌曲旋律 
1..交流体验,感受蒙古风俗人情。
(在《蒙古小夜曲》背景音乐声中,多媒体展示蒙古地理风光、风俗人情等。)
师: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其余的分布在甘肃?、新疆?、青海 、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食品主要有三类,即肉食、奶食、粮食。蒙古族的节日很多,最著名的有那达慕,马奶节,点灯节等。二胡、马头琴等是蒙古民族独具特色的乐器。
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马步最具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
2、初听歌曲(播放歌曲)
当然,今天更吸引我们的是蒙古的民歌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蒙古小夜曲,让我们听一听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
3教师范唱歌曲旋律
教师:“下面听老师用‘啦’来哼唱一遍,一边听一边用右手和老师一起将歌曲的旋律走向画出来。”教师:旋律线的形状像什么?(旋律山)
(“通过聆听,大家能听出这首歌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乐句的长短一样吗?谁长谁短呢?”)
请大家看着这旋律线,一起用‘lu’来哼唱。”?引导学生唱歌谱并逐句做渐强与渐弱处理。)
(学生跟琴哼唱旋律)
4、师:“通过哼唱,大家可能觉得第三乐句比较难唱,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起来看看歌谱吧!”让学生自己找出第三乐句和其他乐句不同之处,进行演唱
5、师:“熟悉了旋律之后,就该来加上歌词了。”(配唱歌词——完整演唱)
4、学唱歌曲 ???用优美宁静的声音演唱歌曲。
5、歌曲加入二声部合唱
A师:在前面听音练习中我们演唱了二声部旋律,让我们把它加入到歌曲中最后一个乐句进行演唱,看看歌曲会变得怎么样?
B二声部合唱,并引导学生进行渐强、减弱、减慢的处理。
C用优美宁静的声音完整演唱《蒙古小夜曲》
活动3【练习】拓展
教师:今天我们学唱的这首歌名是什么?(《蒙古小夜曲》)谁知道“小夜曲”指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夜曲: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或独奏的歌曲或器乐曲,具有安谧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的性格。)
教师:让我们伴着蒙古族的舞蹈动作,用轻柔、宁静的声音来演唱这首《蒙古小夜曲》吧。(学生载歌载舞,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