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内 容:复式条形统计图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通过投球游戏,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学习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学习难点
如何确定纵轴的单位长度。
口算训练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一、温故知新: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常用画( )的方法,常见的统计图有( )、( )、( )三种。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59页,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用两个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
单手投球情况统计图 双手投球情况统计图
(2)观察课本上的这幅条形统计图,和我们自已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
(3)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直条?
。
2、各抒己见:
(1)纵轴每格代表几米?
(2)最下面一格为何用折线?
3、大舞台:
(1)独立完成课本60页的试一试
(2)比一比:谁的图画得好。
(3)说一说:与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相比,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该注意些什么?
。
(4)观察你们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说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
三、交流展示
四、当堂检测
1、收集我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数据。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男生
女生
2、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信息: 。 问题: 。
收获
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内 容:复式折线统计图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
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学习
重点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学习
难点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口算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温故知新: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能( ),而且能( )。
2、要反映某地近五年来降水量的升降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3、要反映某校去年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二、自主探究
1、学习课本61页的内容。(认真阅读,解答下列问题)
(1)观察表中的数据,说说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观察甲城市折线统计图,你又得到什么信息?说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乙城市折线统计图,你又得到什么信息?说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清楚地比较两城市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绘怎样的统计图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试分析:
(1)观察课本62页的统计图完成说一说。
(2)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练兵场
独立完成课本63页的统计图和问题。
三、交流展示
四、当堂检测
在2009~2011年这三年中,山西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要升入清华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666分,640分,641分,要升入山西大学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34分,545分,522分。
1、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2010年全国高考理科总分是750分。那么,能被山西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而能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成绩要占总分的( )%。(除不尽的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2)清华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数线与山西大学相比,每年大约要相差( )分。如果今年山西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是533分,请你估计一下清华大学今年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大约是( )分。(选做)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
(4)从录取分数线上你能感受到一些什么?你是否认为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努力学习呢?说说你的想法。
。
收获
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内 容:统计(复习实践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
目标
1、掌 1.掌握条形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的方法,加深对条形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的理解,能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2.联系实际进行统计,经历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培养统计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习
重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
难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
一.复习
(1)复习复式条形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2)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二.自主探究
1.投影出示P64练习第1题的统计表。
先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再回答表后问题。
(1)2001年与1991年相比,哪些行业的人数增加了?哪些行业的人数减少了?
(2)2001年与1991年相比,哪个行业的人数增加最多?哪个行业的人数减少最多?
(3)结合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写理由。
2.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下图(第2题)。
投影出示P64练习四第2题。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请学生说说是画什么统计图?
(1)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2)学生交流互评。
(3)教师小结。
三、学生实践活动
1、请学生测量全班的身高,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学生完成书中表格。
3、师生核对。小结。
4、完成书中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认为完成一项统计要经过哪些过程,
说明:一项完整的统计,先要收集数据并进行分类整理,再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或
5.做P65练习四实践活动第(3)小题。
让学生看第3题,说一说第3题的题意和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研究,派代表发言。
2.统计表表示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对数据作出比较,分析、推理和判断。
四.实践性练习
1.做补充练习。
让学生了解题意。要求两名学生相互合作,按要求从复印的身高记录上收集自己
和同伴的身高数据。要求在课本上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与自己的同伴讨论从
图中能得出哪些结论。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得出的结论。提问;你认为复式折线
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数据,帮助我们进行分析?
2.统计家庭电话费支出情况。
让学生拿出事先收集的家庭电话费支出情况,要求学生看一看每月的支出的金额。你能与自己的同桌同学合作,制作出你们两家的电话费支出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制作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看看你们家的电话费支出情况怎样,比比两家去年下半年的电话费支出有什么不同。
收获
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内 容:整理与复习二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
目标
1、掌 1.能整理知识《比的认识》;会根据比的意义来理解比的化简及比的应用。
2.回顾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整理各类统计图。
3.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重点
比的认识及统计的归类整理
学习
难点
比的认识及统计知识的应用
一.回顾与交流
1.在《比的认识》这一单元中,你学到了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整理。
2.在《统计》这一单元,你学到了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整理。
3.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放入“问题银行”中进行集体交流)
二.实际应用“练一练”
1.生独立完成第1题。
巩固比的概念,体会生活和数学中的某些概念就是用“比”来定义的。如速度、圆周率、单价……
你还能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2.独立完成第2题。
在这个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3.独立完成第3题。
怎样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呢?需要注意什么?然后完成课本第3题。
4.独立完成化简比(课本第4题),然后说一说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
5.根据比的意义独立完成课本第5、6、7题。
收获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