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11-10 20: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1 电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与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电荷的种类以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验电器及静电感应等
4、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电荷的种类以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电荷的种类。
【教学用具】
验电器、玻璃棒(2根)、橡胶棒(2根)、丝绸、狗皮等
【教学设计】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举几个例子。
一、实验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提出自学要求:
1、让学生参考51页实验探究,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2、完成导学案的自学效果检查。
3、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点拨:带电体吸引的轻小物体是所有材料的物体。
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提出自学要求:
1、 参考课本的实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2、 完成导学案的自学效果检查
3、 阅读52页信息窗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点拨: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2、根据摩擦起电的实质,理解玻璃棒是因失去电子带正电,而丝绸因得到电子带负电。
三、验电器的原理以及静电感应现象
1、自学53页验电器和加油站内容
点拨:感应带电和接触带电的本质。
四、作业
完成导学案的当堂达标训练
13.2 让电灯发光(2课时、电路图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电路的组成
2、了解电池正、负极,电流方向的规定
3、开路和短了解通路路
4、认识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图形符号
【教学重点】
开路和短了解通路路
【教学难点】
1、开路、通路和短路的判断 2、画电路图
【教学用具】电路板
【教学设计】
一、电路的组成
提出自学要求
1、连接简单的电路
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做可以使小灯泡发光?
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发表看法。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老师点拨:实验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提示学生注意,怎样将线头正确地连接到电池盒、灯座、开关的接线柱上等一些操作技能,要提示学生不要将电池的两端连接在一起。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使灯泡发光需要哪些条件?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结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称为电路。
2、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提出自学要求:
1、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在电路中有什么作用?电路中能不能少掉其中的一个?
 我们安装的电路如果不接电池,灯会亮吗?灯一直亮着,电池会用完吗?
2、常见的电源、开关、导线
2、完成导学案自学内容。
提出问题:你见过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还有哪些?
老师点拨:(电源:蓄电池、发电机等;用电器:电风扇、电视机等;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等;
导线:铅、合金、铝等)
3、了解电池正、负极,电流方向的规定
提出自学要求:
指导学生阅读“加油站”然后归纳电流与电流方向的定义。
出示一节电池,告诉学生,电池有正、负之分,凸出的铜帽是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是电池的负极,电池的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
老师点拨: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物理学上规定,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电源接入电路时,电流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的负极。而电源内部则是从负极流想正极。
电流方向的规定时最好要告诉学生实际金属导线中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它恰好与规定的电流移动方向相反。这个问题是个难点,在习题中会遇到。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老师指导:上课前,我们做了个实验,让电灯亮起来,有的同学做到了而有的同学的电灯却不亮,为什么他们的灯不亮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连的。
出示课本57页图13—15及13—16的电路
在实验中,有的同学还这么做,把电源两极不经过电灯直接连接起来。
老师点拨:开路: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都是开路
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
给学生画图分析,等到学完串联和并联后在分析串联中的短路和并联中的短路。
三、电路图
1、认识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图形符号
自学要求:
引导: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单,通常不画实物图, 而用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作图,为了规范,国家对电路元件的符号作了统一的规定。
完成导学案中的练习
2、学习画电路图
教师演示电路图的画法。
老师点拨:总结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四、作业
完成导学案上的当堂达标训练
13.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学习,知道什么是串联、并联电路。
2、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5、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难点: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教学用具:
小灯泡两只,电池组,导线若干、开关一个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2)请同学画P57图13-15(a)的电路图。
(3) 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二、引入新课
(1) 提出问题:在图13-15(a)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
(3) 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引出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课题。
三、进行新课
1.(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2.练习1:如下图,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
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
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 进行探究活动,并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同学们把上图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 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②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 --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③ 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 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问题:(1)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 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2)街道上的路灯是串联吗?为什么?
3.(3)进行探究活动,并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上图中的笔迹用湿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实验:同学们把上图的元件连成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 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 (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问题: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13.4科学探究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电流表.
2.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总结,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 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 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设计方案
1. 【教学目标】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3. 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关系和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正确使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教学难点】电流的概念的建立、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教学用具】电流表、干电池(夹)、小灯泡、开关、导线等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
1.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定义;
2.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开关作用;
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安排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常用电器的电流大小,并要求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中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
学生再次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电流表
电流的大小有专门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明确电流表的作用、电路图符号;
(1)电流表的示数
科学探究:学生对照实验桌上的电流表,结合课本,认识电流表,并学会读数;
点拨电流表的示数。
训练读数。
(2)电流表的使用
科学探究:学生按照电流表的使用说明,自己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点拨:试触法;
违反使用说明会出现的后果。
(3)实验:a.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b.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c.指出学生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每一实验小组):
电源,一只电流表,两个小灯泡(附灯座),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教学过程 :
一、复习电流表使用
1)连接形式
2)量程和分度值
3)读数
二、教师讲解示范
1)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把开关打开.使用电源绝对不允许用导线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以防短路.
2)连线的先后次序.应根据电路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一般从电源正极出发),防止漏接或错接.让学生从开始做电学实验就养成这种接线的良好习惯.
3)接线的技能
4)了解实验室用的是什么种类的电源,分清电源的正、负极.
5)电流表先接大量程,实验中合理换用量程.连接电流表时,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6)连线完毕,对照电路图,按接线的思路顺序检查一遍电路,再闭合开关.
7)对没有把握的电路,用试触(瞬时碰接)的方法,试探接通电路.一般提倡用这种方法.
8)如果发生故障应立即断开电路,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
9)做好实验纪录.读数要客观,要实事求是.
10)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使其恢复原状.
三、学生对实验提出疑问,并核查本组实验器材
四、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以上均参考参考教材)
五、实验结果交流
六、完成实验报告(可作为作业 )

探究活动
【课题】扩展实验:研究混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组织】小组
【流程】
设计实验电路
设计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于串、并两电路中电流关系进行比较
13.5测量电压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 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 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