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1《分子和原子》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2、(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 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有间隙
5、在下列的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A.?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水 ?????
C.?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D.?空气液化
6、(2018?河北)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含有不同种分子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8、6 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间有间隔
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破裂,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10、(2018?北京)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 )
A.Cl2 B.2Cl2 C.2Cl D.2Cl﹣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2、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混合物 B.质量减小 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C.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D.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4、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③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④它们是不同种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2018?甘肃白银)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二、填空题:
16、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能体现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选填“氧分子”或“氧原子”)。
17、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________,仍保持该物质的________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________,生成新________,不再保持原物质的________性质。
18、(2018?北京)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如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
(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 。
(2)从微粒的角度分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 。
19、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回答:
(1)在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是________?;
(3)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原理是________?.
20、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氧化汞________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________分解成汞________和氧________,汞________直接构成金属汞,每两个氧________构成一个氧________,无数个氧________聚集成氧气。
21、(2018?吉林)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举一个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 ;
(2)CO2与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 。
22、?“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1)材料一说明:___ _____?。
(2)材料二说明:____ ____?。
三、解答题:
23、如图为氢气(H2)和氯气(Cl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2)在反应中,氢分子分解成__________,氯分子分解成__________,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________,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方案一】如图1。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2)【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②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________。
③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________,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
(3)【实验方案三】如图5
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①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________。
②图5中生成白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___有关。(说出一点即可)
25、如下图所示,王琳同学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①请你帮她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烧杯A 烧杯B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解?? 释 ________ (此处不必填写)
②王琳同学认为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
一、选择题:
1、 D
2、B
3、D
4、A
5、C
6、A
7、C
8、D
9、D
10、B
11、D
12、A
13、A
14、A
15、B
二、填空题:
16、分子;原子;离子;氧分子
17、改变;化学;改变;分子;化学
18、水蒸气 分子之间的间隔
19、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单质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20、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分子
21、气体容易被压缩 分子构成不同
22、分子很小很多 分子间的距离与温度有关
三、解答题:
23、(1)化合 (2)氢原子 氯原子 氯化氢分子
(3)氢分子 氯原子 氢分子和氯分子
24、(1)酚酞溶液变红色;没有设计对比实验
(2)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石蕊溶液
(3)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动的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NH3+HCl=NH4Cl
(4)相对分子质量
25、液体颜色逐渐变红;无明显现象;分子在做不断的运动;对照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