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质量
考点梳理
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你知道什么时候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指针向分度盘左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指针向分度盘右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注意:要掌握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要掌握什么顺序加砝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调了又会怎么样影响测量的结果呢?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要掌握如果砝码质量变大了或变小了测量值又会怎么变呢?
考点突破
质量的特性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一根铁棒,其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用车床将铁棒磨光滑,并制成某零件
B.在炉中加热到30℃
C.将棒拉成细铁丝
D.将铁棒带到宇宙飞船上
2.在月球上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其结果是( )
A.测出的质量和地球上测出的一样
B.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大
C.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小
D.用天平不能测出物体的质量
3.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4.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在下落阶段,他的质量( )
A.等于0kg B.略小于70kg C.等于70kg D.略小于70kg
5.下列有关物理量与质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无关
B.同种物质,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无关
C.同一高度,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无关
D.同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与质量无关
6.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二.多选题(共4小题)
7.一杯水,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水结成冰,对水而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位置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B.水的状态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C.水的温度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为100g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增加
B.宇航员将质量为5kg的装备带回地球后,该装备的质量不变
C.把质量为8.6kg的铝合金块全部压成铝合金板质量不变
D.把质量为3600g的铁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质量将减小
9.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一定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
D.1 kg的铁与1 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B.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C.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1.日常生活中,小妍和小洁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一杯水和半杯水的质量不同:②同样的眼镜架,铜合金和钛合金的质量不同;③一块橡皮比半块橡皮的质量大;④同样大小的铁盆比塑料盆的质量大。
依据上述现象,他们提出了物体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并展开如下探究:
(1)根据现象①和③可以提出猜想一: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 有关。
(2)根据现象 ,他们可以提出猜想二: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小洁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在调好的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上实心铁块、铝块和铜块,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d)、(e)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验证物体的质量与 有关是正确的。
(4)小妍认为:依据图(b)的实验即可验证同体积物体的质量跟物质种类有关,图(c)的实验是多余。你同意她的观点吗?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12.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将“风云”气象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实验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于10月16日成功地返回地面。美国航天员曾涉足月球,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减弱到可以忽略①,而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②.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③。
(1)在飞船进入太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的质量将 。
A、先减小再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不变 D、逐渐减小
(2)第②句其实是牛顿所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 有关,再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 有关。
质量的估测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件普通衬衫的质量约20kg
B.某同学手掌的面积约10cm2
C.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4m
D.某同学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5m/s
2.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米粒 B.一头牛 C.一只鸡 D.一个鸡蛋
3.下列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错误的是( )
A.一个成人:60kg B.一只鸡蛋:50g
C.一头大象:6t D.一元硬币:100g
4.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则这个物体可能是( )
A.一本物理书 B.一支钢笔 C.一张课桌 D.一个学生
5.下列对物体的质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6.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 )
A.一袋大米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二.填空题(共2小题)
7.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张的邮票的质量约是50 ;
(2)一卡车钢材的质量约是5 ;
(3)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 。
8.如图所示,每一种动物下面都标有它们质量的数值,请你在这些数值后面补上适当的单位。
大象:6 猎犬:15000 蜜蜂:950 公鸡:0.002 。
天平的使用
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过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 )
A.天平左端下沉 B.天平右端下沉
C.天平仍然平衡 D.当冰熔化完后,右端下沉
2.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B.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C.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D.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
3.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标尺的读数是 ( )
A.1.2g B.1.4g C.1.5g D.1.6g
4.一台天平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砝码磨损后,砝码的质量变小,当将天平调整平衡后,再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则其读数( )
A.比标准值小 B.比标准值大 C.与标准值一样 D.无法判断
5.在实验室里,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重力
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使用电压表时,不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D.弹簧测力计在太空中可以使用,但只能测拉力,不能测物重
7.下列有关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右端
B.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称量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向盘中加砝码时,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8.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将某一物体放在右盘中,此时左盘中加了30g的砝码,游码放在1.2g的位置,此时天平平衡,物体的质量应该( )
A.18.8 g B.28.8g
C.31.2 g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 )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
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10.托盘天平使用前需要:①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以上三步的合理顺序应为( )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特殊方法的使用
选择题(共5小题)
1.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先测出一粒米和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的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2.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用天平直接测一张邮票的质量
B.用天平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
C.用天平测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再减去一个砝码的质量
D.用天平测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
3.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测量10枚l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4.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最理想的是( )
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
B.测5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除以500
C.测螺帽与一张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
D.测5张邮票质量,再除以5
5.一堆质量很小的小垫圈,约几千个。为了尽快准确地测出个数,则应( )
A.用天平测出一个小垫圈的质量m,再测出总质量M,则即为个数
B.将这些小垫圈叠在一起,用尺子测出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I,则即为个数
C.用天平测出10个的质量m1,再测出总质量M,则即为个数
D.用尺子测出10个的厚度l1,再测出总厚度L,则即为个数
6.1 质量
考点梳理
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你知道什么时候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指针向分度盘左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指针向分度盘右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注意:要掌握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要掌握什么顺序加砝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调了又会怎么样影响测量的结果呢?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要掌握如果砝码质量变大了或变小了测量值又会怎么变呢?
考点突破
质量的特性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一根铁棒,其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用车床将铁棒磨光滑,并制成某零件
B.在炉中加热到30℃
C.将棒拉成细铁丝
D.将铁棒带到宇宙飞船上
【解答】解:A.用车床打磨光滑,并制成某零件,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则质量发生变化,故A符合题意;
B.在炉中加热至30℃,是温度的改变,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将铁棒拉成细铁丝,是形状的改变,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将铁棒带到宇宙飞船上,是位置的改变,质量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在月球上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其结果是( )
A.测出的质量和地球上测出的一样
B.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大
C.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小
D.用天平不能测出物体的质量
【解答】解:天平是用平衡法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引力的,用天平仍然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由于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是无关的,因此在月球上测出的物体的质量和在地球上的值应该是相同的。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选:A。
3.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解答】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由此可见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因为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质量是不变的。
故选:A。
4.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在下落阶段,他的质量( )
A.等于0kg B.略小于70kg C.等于70kg D.略小于70kg
【解答】解:运动员的质量是70kg,当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在下落阶段,质量与位置、速度无关,所以他的质量不变,仍为70kg。
故选:C。
5.下列有关物理量与质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无关
B.同种物质,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无关
C.同一高度,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无关
D.同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与质量无关
【解答】解:A、同一地点的重力常数相等;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故A错误;
B、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关系,故B正确;
C、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重力和高度,同一高度,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有关,故C错误;
D、燃料燃烧的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当燃料完全燃烧时,由Q放=mq可知,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6.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解答】解:
A、面包体积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面包被挤扁,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
C、面包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ρ=知,密度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D、面包被挤扁,硬度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多选题(共4小题)
7.一杯水,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水结成冰,对水而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位置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B.水的状态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C.水的温度改变了,质量与重力要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答】解:
一杯水,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水结成冰,水的位置和状态发生改变,但质量与位置、状态无关,所以质量不变;
水或冰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相对于地球,重力发生改变。
故选:AB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为100g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增加
B.宇航员将质量为5kg的装备带回地球后,该装备的质量不变
C.把质量为8.6kg的铝合金块全部压成铝合金板质量不变
D.把质量为3600g的铁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质量将减小
【解答】解:
A、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虽然状态改变了,但它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
B、宇航员将质量为5kg的装备带回地球上,空间位置变了,但是质量不变。故B正确。
C、把质量为8.6kg的铝合金块全部压成铝合金板,虽然形状变了,但是质量不变。故C正确。
D、把质量为3600g的铁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组成零件的物质总量减少,所以质量减小。故D正确。
故选:BCD。
9.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一定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
D.1 kg的铁与1 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解答】解: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故A错误;
B、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故B正确;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改变,但质量不变。故C正确;
D、1kg铁和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大。故D正确。
故选:BC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B.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C.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解答】解:A、玻璃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玻璃的量不变,质量不变,故A正确;
B、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位置发生了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故B错误。
C、一杯水凝固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由于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故C正确。
D、1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
故选:ACD。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1.日常生活中,小妍和小洁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一杯水和半杯水的质量不同:②同样的眼镜架,铜合金和钛合金的质量不同;③一块橡皮比半块橡皮的质量大;④同样大小的铁盆比塑料盆的质量大。
依据上述现象,他们提出了物体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并展开如下探究:
(1)根据现象①和③可以提出猜想一: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 体积 有关。
(2)根据现象 ②④ ,他们可以提出猜想二: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小洁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在调好的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上实心铁块、铝块和铜块,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d)、(e)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验证物体的质量与 物体的体积 有关是正确的。
(4)小妍认为:依据图(b)的实验即可验证同体积物体的质量跟物质种类有关,图(c)的实验是多余。你同意她的观点吗?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解答】解:(1)①和③,物质种类相同,体积不同,质量不同,从现象①和③可以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2)根据猜想“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就要选取体积相等的不同种物质的物体来进行比较,从现象中可知,②中同样的镜架,体积是相等的,但是质量不同,说明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根据图(d)、(e)知,物质种类相同,体积不同,体积越大,质量越大,故可以验证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是正确的;
(4)若只对一种材料的物体进行实验,实验结论会存在偶然性,为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则必须选用多种材料的物体进行实验,故C不多余。
故答案为:(1)体积;(2)②④;(3)物体的体积;(4)不同意,因为选用多种材料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准确。
12.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将“风云”气象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实验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于10月16日成功地返回地面。美国航天员曾涉足月球,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减弱到可以忽略①,而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②.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③。
(1)在飞船进入太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的质量将 C 。
A、先减小再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不变 D、逐渐减小
(2)第②句其实是牛顿所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 距离 有关,再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 质量 有关。
【解答】解:(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宇航员进入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故C说法正确;
(2)由第①句“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可以忽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距离有关;
由第③“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质量有关。
故答案为:(1)C;(2)距离;质量。
质量的估测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件普通衬衫的质量约20kg
B.某同学手掌的面积约10cm2
C.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4m
D.某同学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5m/s
【解答】解: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件普通衬衫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手掌长宽大约分别为12cm、8cm,手掌面积在S=ab=12cm×8cm=96cm2,接近100cm2.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层楼的高度接近4m,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4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米粒 B.一头牛 C.一只鸡 D.一个鸡蛋
【解答】解:
5×104mg=5×104×10﹣3g=50g;
A、一个米粒的质量非常小,远小于1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头牛的质量在40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k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错误的是( )
A.一个成人:60kg B.一只鸡蛋:50g
C.一头大象:6t D.一元硬币:100g
【解答】解:
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成年人的质量比中学生稍重,在60kg左右。故A正确;
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正确;
C、大象的质量非常大,可以达到6t左右。故C正确;
D、一元硬币的质量在6g左右。故D错误。
故选:D。
4.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则这个物体可能是( )
A.一本物理书 B.一支钢笔 C.一张课桌 D.一个学生
【解答】解:
A、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物理书的质量与两个苹果差不多,在300g左右。符合题意;
B、一支钢笔的质量在10g左右。不符合题意;
C、一张课桌的质量在10kg左右。不符合题意;
D、一个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对物体的质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解答】解:
A、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故A不合理;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故B合理;
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故C合理;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故D合理。
故选:A。
6.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 )
A.一袋大米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解答】解:教室的体积约:V=3m×12m×8m=288m3;
故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
m=ρV=1.29kg/m3×288m3=371.52kg;
故与一头牛的质量接近;而一袋大米的质量约10k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辆轿车的质量约1000kg;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7.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张的邮票的质量约是50 mg ;
(2)一卡车钢材的质量约是5 t ;
(3)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 g 。
【解答】解:(1)一张邮票的质量非常小,一般在50mg左右;
(2)一卡车钢材的质量较大,在5t左右;
(3)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
故答案为:(1)mg;(2)t;(3)g。
8.如图所示,每一种动物下面都标有它们质量的数值,请你在这些数值后面补上适当的单位。
大象:6 t 猎犬:15000 g 蜜蜂:950 mg 公鸡:0.002 t 。
【解答】解:
大象质量庞大,成年大象的质量可以达到6t;
一只猎犬的质量可以达到15kg=15000g;
一只蜜蜂的质量很小,接近1g,在950mg左右;
一只公鸡的质量在2kg=0.002t左右。
故答案为:t;g;mg;t。
天平的使用
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过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 )
A.天平左端下沉 B.天平右端下沉
C.天平仍然平衡 D.当冰熔化完后,右端下沉
【解答】解:冰熔化成水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的多少没有变,故质量不变,因此部分冰熔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天平仍然平衡。
故选:C。
2.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B.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C.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D.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
【解答】A、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量前,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不能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标尺的读数是 ( )
A.1.2g B.1.4g C.1.5g D.1.6g
【解答】解:由图可知,一个大格的质量是1g,一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则一个小格是0.2g,即分度值为0.2g,
所以,此时天平标尺的示数是1.4g。
故选:B。
4.一台天平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砝码磨损后,砝码的质量变小,当将天平调整平衡后,再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则其读数( )
A.比标准值小 B.比标准值大 C.与标准值一样 D.无法判断
【解答】解:砝码磨损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只是所标的数值相对于实际质量偏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了。
故选:B。
5.在实验室里,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重力
【解答】解:在实验室,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
故选:A。
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使用电压表时,不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D.弹簧测力计在太空中可以使用,但只能测拉力,不能测物重
【解答】解:A、使用天平测质量时,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错误。
B、使用电压表时,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故B错误;
C、刻度尺零刻度磨损后,可以选取其它的刻度作为零刻度线,用后面的示数减去前面的示数,故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与重力无关,在太空中可以使用,但只能测拉力,不能测物重,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有关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右端
B.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称量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向盘中加砝码时,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解答】解:A、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故A错误。
B、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应把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故B错误;
C、称量时,若右盘下沉,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应减少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故C错误;
D、向盘中加砝码时,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故D正确。
故选:D。
8.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将某一物体放在右盘中,此时左盘中加了30g的砝码,游码放在1.2g的位置,此时天平平衡,物体的质量应该( )
A.18.8 g B.28.8g
C.31.2 g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按照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0g=m+1.2g,
m=28.8g。
故选:B。
9.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 )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
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解答】解:题干图中,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盘比较重,因此调节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读盘的中央为止。
故选:C。
10.托盘天平使用前需要:①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以上三步的合理顺序应为( )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解答】解:对照天平的正确使用,托盘天平使用前应为:
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②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①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故选:A。
特殊方法的使用
选择题(共5小题)
1.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先测出一粒米和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的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解答】解:A、采用累积法,是测量微小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所以符合题意;
B、一粒米与铁块一块儿测,米的质量很难显示出来,不切实际,所以不合题意;
C、一粒米的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所以不合题意;
D、测量的次数再多,也不能解决质量太小,无法读数的问题,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A。
2.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用天平直接测一张邮票的质量
B.用天平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
C.用天平测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再减去一个砝码的质量
D.用天平测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
【解答】解:(1)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A、B不正确;(2)一枚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和一个砝码的质量是无法直接用天平区分的,故C不正确;(3)先测出100枚邮票的质量,然后除以100这是累积法测量的好办法,100枚邮票可以测出质量,故D正确;故选D。
3.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测量10枚l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解答】解: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错误;
B、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故B正确;
C、用刻度尺多次测1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C错误;
D、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故D错误;
故选:B。
4.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最理想的是( )
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
B.测5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除以500
C.测螺帽与一张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
D.测5张邮票质量,再除以5
【解答】解:A、一张邮票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不可能用天平直接测量。故A办法不可采用。
B、称量5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500,即得一张邮票的质量,故B办法可以采用。
C、由于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所以测螺帽与一张邮票总质量与测螺帽的质量差别不大,故C办法不可采用。
D、一张邮票质量太小,5张邮票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感量,故D办法不可采用。
故选:B。
5.一堆质量很小的小垫圈,约几千个。为了尽快准确地测出个数,则应( )
A.用天平测出一个小垫圈的质量m,再测出总质量M,则即为个数
B.将这些小垫圈叠在一起,用尺子测出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I,则即为个数
C.用天平测出10个的质量m1,再测出总质量M,则即为个数
D.用尺子测出10个的厚度l1,再测出总厚度L,则即为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