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两首 敕勒歌课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古诗两首 敕勒歌课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02 17:40:54

内容文字预览

《敕勒歌》分层练习
基础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lè( ) qiónɡ( )庐 见( )牛羊 天似 ( ) 笼( ) 盖
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 (1)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 (2)青色。( ) (3)辽阔,深远。( ) (4)同“现”,呈现。( )
三、品味下列语句。 (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请写出含有“见”字的成语,看谁写得最多。
答: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请想象一下《敕勒歌》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画面描绘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题
一、默写古诗《敕勒歌》
二、请谈谈你对《敕勒歌》所展现的境界和语言特点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敕勒歌》诗中没有直接写人,但我们却可以感觉得到草原的主人。你从诗中感受到这里生活着的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这首歌词,完成题目。
蒙古人
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我出生在牧人家里
辽阔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故乡的人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B、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C、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D、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5、歌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和(    )。整首歌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草原图画,有(    )色的毡房、(   )色的炊烟、(   )色的草原、(   )色的土地、(   )色的江河水,色彩明丽,对比鲜明。
6、对这首歌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歌词由景及人,语言清丽,风格豪放,抒发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B、歌词中的“蒙古人”和标题上的“蒙古人”都指的是所有热爱自己家乡的蒙古人。
C、歌词通过对蒙古草原的描写,侧面表现了蒙古人豪爽、开朗、乐观、向往自由的性格特点。
D、歌词用“毡房”、“炊烟”、“草原”、“土地”、“江河水”这些鲜明的意象勾画了一幅清新的草原图画,意在表现自己和蒙古草原的深厚感情。
7、现今,草原沙漠化的现象已日益严重起来,这与人的破坏是分不开的,比如过度放牧,开挖田地,河流污染等等,请拟写一则标语,提醒、警示人们保护草原环境。

提升题
一、品味下列语句。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思考探究。
1. 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 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请举例分析。

三、阅读理解。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地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1. “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

2. 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3.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这里又出现一对相矛盾的词语。刚刚我们分析了“单一”与“丰富”这对看似矛盾的词,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 作者的“静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他又为何说草原是静默的?

5. 以草原为题材的《敕勒歌》与《静默草原》在情感表达、结构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基础题
一、敕勒 穹xiàn sì lǒnɡ 二、穹庐 苍苍 茫茫 见 三、(1) 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这就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2)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四、见异思迁 见微知著 见利忘义 见风是雨 见风使舵 见缝插针 见钱眼开相形见绌 见仁见智 各抒己见 固执己见 见多识广 见义勇为……
五、阴山脚下,是敕勒人生活的大草原。天幕像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当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便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羊。
能力题
一、略
二、这首诗极力突出天空之苍茫辽远,原野之丰饶无垠,意境雄浑,境界开阔,刚劲粗犷。而用语却质直朴素,明白如话,浅近明快。
三、这里生活着胸怀宽广、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
四、1.D
2.比喻、对偶 白色、青色、绿色、黄色、蓝色
3.D
4.略
提升题
一、1. 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这就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2.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二、1.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2. “天苍苍,野茫茫”是静态的描写。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动态的,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这样诗看起来就会显得有生气。
三、1.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也就是说,丰富是蕴涵在单一之中的。草原首先给人以单一感。“这颜色无疑是绿”,“无疑”也就是说,不用怀疑,草原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大片大片的绿。“草就是海水,极单纯”这都表现了草原的单一,然而,这种单一,“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这就是草原的丰富。正如作者指出的“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2. 从观海者的不同角度(岸上、船上),比较出草原的另一特点:中心不定和可接触性,再进一步指出草原的辽远与苍茫,和给人的亲切感。
3. “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人背负着种种世俗之事,荣誉、地位、权利、金钱……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拐杖”“人文背景”,人因此以为自己至高无上,骄傲、自大……然而面对草原的宽厚仁慈、自若坦然的阔大无边的胸襟时,人所拥有的一切就显得可悲、可笑了。
4. ⑴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是回头向后瞭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⑵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风也听不到萧声。⑶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⑷草原是很辽远的苍茫的。一个人,站在在草原上,可以任意遐想,悟出一些你以前根本没悟出的哲理。这时的草原是静的,也就是作者所说“静默”的。没有受到世俗的侵扰。所以,人,也必将是“静默”的。也是个“善忘者”。
5.《敕勒歌》气势雄浑奔放,表达凝练跳跃,富有节奏韵律感。《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柔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文章时而描写时而抒情……运笔自如,其对生活的感受信手拈来,似散而不散,“形散而神不散”,文本始终贯穿“静默”这一题旨。
课件15张PPT。简述图意敕勒歌 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人们将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或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知诗人    
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yīn)山下。
天似穹(qiónɡ)庐,笼[lǒnɡ]盖四野。
天苍(cānɡ)苍,野茫(mánɡ)茫,
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诗歌欣赏我会写读出节奏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xiàn同“现”,出现。字词理解敕勒川,阴山下,地理位置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理解诗意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蒙古包的圆顶 天空就像游牧民族居住的圆形帐篷,笼罩着四周的原野。理解诗意 诗中描写大草原的哪些景物?你觉得这些景物怎么样?学生思考天空——像个巨大的蒙古包
草原——美而广阔,草儿丰茂
牛羊——肥壮,有风才能显现用自己的话将诗歌中的景象描述出来。说诗意 在敕勒川阴山下的茫茫大草原上,蓝天好似一个笼罩大地的蒙古包,一望无际的草原犹如绿色的海洋,风儿吹过,茂盛的草低下头来,现出成群的牛羊。思考:诗中描写了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悟诗情 天空——像个巨大的( )
草原——( )( )结合,美与广阔
牛羊——有风才能出现蒙古包动静 思考: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悟诗情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这比喻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课文总结课后作业 将诗歌中描写的草原样子画下来,再配上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