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10年11月
(本试卷g=10m/s2,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有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D.位移是矢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2.关于质量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质量和重力是不同单位表示的同一个物理量;
物体的质量随它所在各地的重力的改变而改变;
在不同地点,物体的质量是会发生改变的,而重力是不变的;
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重力是由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4.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使苹果受到的重力作用;
B.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
C.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度aA=3m/s2,物体B的加速度aB=-5m/s2,两者加速度的大小比较( )
A.物体A加速度大 B.物体B加速度大
C.物体A的速度增加的快 D.物体B的速度增加的快
6.某列火车在一长30km的路段上行驶,平均速度为60km/h,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
(1)、这列火车是以60km/h的速度在这段路上匀速运动
(2)、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为0.5h
(3)、火车在这段路中的初末速度之和为120km/h
(4)、在粗略计算中,我们可以用60km/h的匀速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这列火车的实际运动
A.(1)(2) B.(2)(3) C.(2)(4) D.(3)(4)
7.自由下落质点,第n秒内位移与前n-1秒内位移之比为:( )
A. B. C. D.
8.质量都是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图中,A、B、C、D是它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 )
A.图A表明物体做匀速运动
B.图B表明物体做匀速运动
C.图C表明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
D.图D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v-t图像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末,2秒末是速度方向改变的时刻
B.第3秒内位移为3米
C.t=0和t=4秒末,速度是0,加速度也为0
D.0.5秒末的速度与3秒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10.水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家用水龙头在水流较小且稳定流动时的形状应该是右图中的 (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题11空,每空2分,共计22分)
11.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简化实际物体,通常引入质点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或形状,把整个物体看作一个有_________的点。“平均速度”体现了物理学中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12.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60m/s,在跑道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4 m/s2,该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的最小长度为___________。
13.右图中龟的加速度是 。
14. 甲、乙两人分别用20N的力向相反方向水平拉一个弹簧秤的两端,弹簧秤的示数为 N。
15. 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到某点A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A点离地高度等于_________,它下落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
16.用40N的水平拉力,使一块重80N的砖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动,则砖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若使二块同样的砖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动,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N。
17. 一个小球沿斜面由静止匀加速下滑,测得2s末的速度为0.4m/s,5s末到达斜面底端后沿紧接着的光滑平面运动,经3s后滑上另一斜面,又经2s后速度为零,这个小球在这两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_________,沿第二个斜面上行ls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
18.已知某质点运动的s-t图像如右图,试将其转化为v-t图,并画在答题纸第18题方框内。
19.试用矢量作图法在答题纸第19题方框内作出:某质点向东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3m/s,末速度vt=5m/s。求速度变化量⊿v。
20.质点沿着右图所示边长为10 m的正方形路线,从A点开始逆时针方向运动,每秒运动5 m。从开始运动计时,经过6秒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_m。并在答题纸第20题图上画出位移矢量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计11分)
21.(3分)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他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学科,加深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请你根据科学研究的过程,对下列基本要素进行合理排序(填序号)____ 。
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②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③运用逻辑得出推论 ④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
22.(4分)图a是测定小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实验装置
(1)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组成__________传感器;
(2)图b是实验测得的图像,根据图像中数据求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 = _____米/秒2。
图a
图b
23.(4分)如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的直尺,你的手离开直尺下端1 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作匀加速运动时,立即用手抓着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直尺下落的加速度为9.8 m/s2。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神经系统的反应时间,得到以下数据(单位:cm,注:计算时保留两位小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23 17 15
B 25 20 22
C 21 16 12
请问:(1)A、B、C三位同学中,反应最快的是 同学。
(2)就A同学而言,他最快的反应时间是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有3题,共计28分)
24.(12分)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设斜面足够长),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求:
(1)第4 s末的速度;
(2)前7 s内的位移;
(3)第3 s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25.(8分)甲球由高h=180m的塔顶自由下落,当下落距离a=20m时,乙球在塔顶下方B点由静止释放,结果两球同时落地,求乙球释放处B离塔顶的距离b。
26.(8分)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
①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②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2010学年第一学期新中高级中学高一物理期中考试答题纸(2010.11)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1-10 11-17 18-20 21-23 24 25 26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有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题11空,每空2分,共计22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
20.________m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计11分)
21.(3分)____ _____
22.(4分)(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23.(4分)(1) _____(2) 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有3题,共计28分)
24.(12分)
25.(8分)
26.(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有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B C D A 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题12空,每空2分,共计24分)
11.质量,等效替代 12.450m 13. 5×10-2 14.20
15.3H/4 16.0.5 80 17. 2:5 0.5m/s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
.
20. m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计11分)
21. 1342 22.位移传感器;1.35米秒 23.(1)B;(2)0.13秒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有3题,共计28分)
24.(12分)解:
V平=s/t=3/1=3m/s
25.(8分) 解:对乙球:
26.(8分)解:①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所用时间为t
v汽=at=v自 t=10s 最远距离x=x自-x汽=v自t-at2=25m
②设汽车追上自行车所用时间为t/
此时x自=x汽 v自t/=a t/2 t/=20s
此时距停车线距离 x=v自t/=100m 此时汽车速度 v汽=a t/=10m/s
O
v(m/s)
1 2 3 4 5
4
2
t(s)
υ1=0 υ2=2.5厘米/秒
O
s(m)
1 2 3 4 5
4
2
-2
t(s)
20
30
10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