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课件(新版)沪科版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课件(新版)沪科版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0-06 11:5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电呢?电有哪些性质?演示:摩擦玻璃棒吸引小纸屑1.物体带电与物体带电的方法①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举例:梳头发脱毛衣摩擦塑料条吸引纸屑等②使物体带电的方法A.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B.接触带电:物体接触带电体使之带电C.感应带电:将带电体靠近物体使之带电注:感应带电将带电体拿走,物体又恢复不带电①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用“+”表示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用“-”表示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演示:2.电的种类及其关系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玻璃棒与绸子摩擦—正电与毛皮摩擦—负电兽皮,羊皮,石英,玻璃,绸子,木条,胶木,松香,硫磺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b.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带电吗?不一定如果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
都相同,不易发生电子的得失,它们就很难带上电讨论:3.验电器及电荷量①实验室里常用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验电器构造:原理: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看金属箔是否张开比较带电量的多少看金属箔张开角度大小带什么电看张角的变化变大:同种电荷变小闭合,后又
张开:异种电荷应用②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③正负电荷的中和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
的现象思考题: 将一物体与一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张开,试分析这个物体的带电情况.(负电)4.摩擦起电的原因①原子结构A.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B.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
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原子核电性:质量:带正电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 子电性:质量:带负电质量较小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不显电性) 每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 e=1.6×10-19库仑被称为原电荷1C电荷相当于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②摩擦起电的原因A.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时发生了电子的转移B.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③摩擦起电的实质 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正负电荷分开.1.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 现象。 2.A、B、C、D是四个带电小球,若将它们靠近
时,A吸引B;B排斥C;C吸引D.已知D带正电,则
A带 电。摩擦起电 正 3.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定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不能)4.小泡沫球靠近带电体,观察现象:相吸,接触后又跳开,为什么?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跳开5.用丝线吊起的三个球甲乙丙,其中甲丙带异种电荷,为了使乙分别与甲丙靠近时相吸引,乙带电情况是( )A.甲一定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B.乙一定带正电
C.乙一定带负电
D.乙一定不带电D6.用丝线吊起的四个小球甲乙丙丁,质量都很小,已知甲带正电,当把它们分别靠近时,观察乙排斥甲,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则丁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不能带负电 D.可能带电或不带电D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