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18课《敕勒歌》精讲古诗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二年级上18课《敕勒歌》精讲古诗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09 14: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二年级上
十八课:敕勒歌
北朝民歌
新知导入
知背景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北方美丽的大草原,仿佛让我们
看到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洁白
的云,成群的牛羊。在古代同样
有一首歌,它写尽了北方草原的
富饶壮丽,写尽了草原人对家乡
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敕勒歌》
新知讲解
读诗句
敕勒歌
乐府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chì

qióng

新知讲解
记拼音
lóng

máng
xiàn
新知讲解
记拼音
今读yě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为“李杜”
知作者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知作品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
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
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
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
后被翻译成汉语。
诗题意思: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解诗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敕勒歌,阴山下
词语解释:
敕勒川:泛指阴山脚下的辽阔平原。
阴山:山脉名。
内蒙和河北之间
诗的大意:
阴山脚下啊,有一片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词语解释:
穹庐:圆顶毡帐,即蒙古包。  
野:原野。按古音读作yǎ。
诗的大意: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蒙古包),笼盖了整个原野。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天苍苍,野茫茫。
词语解释:
苍苍:青青,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诗的大意: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词语解释:
见:(xiàn):同“现”,显露。
诗的大意: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堂练习
读古诗
敕勒歌
乐府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课堂练习
译古诗
阴山脚下啊,有一片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新知讲解
析古诗
这首民歌写出了在苍茫无际的草原上,丰茂的牧草与羊群相互映衬,在微风的吹动牧草的“波浪”中,显现出成群肥壮的牛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成为描写辽阔草原风光的名句,传神地描绘了大草原的勃勃生机,表达了北方民族对自己家乡及游牧生活无限的热爱。全诗景象雄伟壮丽。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

悟诗情
拓展提高
2、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景物: 山,天,原野,风,牛, 羊。

位置:原野之中。
悟诗情
3、诗中对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动态的描写。
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拓展提高
4、对草低、见牛羊是什么状态的描写?
静态的描写
整句诗形成了动静的描写。
悟诗情
5、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拓展提高

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把你从诗中看到的美丽景色画出来,好吗?
点拨:想象要合理,画面能凸现草原特色即可。
课堂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