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第一章静电场8电容器的电容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第一章静电场8电容器的电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0-03 14:5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电容器的电容
[课时作业]
[A组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云南师大附中检测)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0 C
解析:由Q=CU知,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C== F=5.0×10-3 F,可知选项C错误;ΔQ=CΔU=5.0×10-3×4 C=0.02 C,选项D错误.
答案:B
2.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连接充电.若保持电源接通,先将一导体平板插入电容器两平板间,然后从另一侧抽出,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
A.插入和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既不充电也不放电
B.插入和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均充电
C.插入和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均放电
D.插入导体板时电容器充电,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放电
解析:两板间插入导体板,相当于减小平行板的间距,由C=知电容器电容变大,又因为电容器两极板电压不变,所以由Q=UC可知Q增大,所以插入导体板时电容器充电,同理可知,抽出导体板时电容器放电,选项D正确.
答案:D
3.两块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要使两极板间的电压加倍,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半,采用的办法有(  )
A.两极板的电荷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B.两极板的电荷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C.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D.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解析:由C=、C=和E=得两板间的电压U=,两板间的场强E=,可知C正确.
答案:C
4.在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实验中,对一个电容为C、正对面积为S、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的电容器,充电Q后(  )
A.若带电荷量再增加ΔQ,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一定增加
B.若带电荷量再增加ΔQ,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可能不变
C.保持带电荷量Q不变,若电容器两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到2d,其他条件不变,则板间电压增加到原来的4倍
D.保持带电荷量Q不变,若电容器正对面积减小到原来的,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场强度增加到原来的4倍
解析: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得ΔU=,A正确.若带电荷量再增加ΔQ,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得,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增加,则电场强度增加,B错误.根据C=、C=得,两极板的距离增大到2d,板间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C错误.正对面积减小到原来的,则电场强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D错误.
答案:A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带电的油滴在极板间静止,断开开关后,再将极板间距离增大些,则油滴将(  )
A.向上运动      B.仍然静止
C.向下运动 D.向左或向右运动
解析:油滴静止在极板间,说明它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平衡,电场力向上.断开电源时,电容器极板间的电荷量Q不变.平行板电容器内部场强E==== .可见,平行板电容器内部电场强度与d无关,与电荷Q和平行板电容器的正对面积S有关.为电荷密度,E与电荷密度有关,故虽上下移动极板,但Q、S不变,E就不变,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就不变,故仍然静止.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6.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化成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电容C的大小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C与h的关系是(  )
A.C增大表示h增大 B.C增大表示h减小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解析:金属芯线和导电液体相当于电容器的两极板,液面的升和降分别对应两极板正对面积的增大和减小,由C=可知,选项A、C正确.
答案:AC
7.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
A.U变小,E不变 B.E变大,Ep变大
C.U变小,Ep不变 D.U不变,Ep不变
解析: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说明电容器带的电荷量不变.由C=,U=,推出U∝d,因此正极板向负极板接近,即d变小时,U变小.又由E=,U∝d,故E不变,选项A正确,选项B、D错误.负极板接地即以负极板作为零电势点,电场强度E不变,P点的电势不变,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也不变,选项C正确.
答案:AC
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A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线与固定的A板成θ角,平移B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闭合,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
B.S闭合,B板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
C.S断开,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
D.S断开,B板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不变
解析:分析小球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tan θ=,则场强E增大时,θ变大,E减小时,θ变小.当S闭合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不变,由E=知此时E取决于板间距离d,故B板上移时,d不变,E不变,θ不变,A错误;B板左移时,d减小,E增大,θ变大,B正确;当S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由E=,U=,C=三式可得E=,即此种情况下E取决于正对面积S,而与板间距离无关,B上移时,正对面积减小,E增大,θ变大,C正确;B左移时,d减小,E不变,θ不变,D正确.
答案:BCD
三、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
(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
解析:(1)由v2=2gh,得v=
(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有mg-qE=ma
小球最终速度为0,有0-v2=2ad
得E=
U=Ed,Q=CU
得Q=C
(3)由h=gt,0=v+at2,t=t1+t2
得t=
答案:(1) (2) C (3)
[B组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所示,当待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如果测出了电容的变化,就能知道物体位移的变化.若电容器的电容变大,则物体的位移可能的变化是(  )
A.加速向右移动     B.加速向左移动
C.减速向右移动 D.减速向左移动
解析:由于相对介电常数εr发生变化而引起电容器电容C的变化,根据C=可知:当电容C变大时,εr应该增大,电介质板应向左移动,所以选项B、D正确.
答案:BD
2.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荷.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l,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所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解析:根据U=,E=可得E=,所以,A→B电场力做功W=qElsin 30°=.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3. (2018·浙江杭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有的计算机键盘的每一个键下面都连一小块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间隙的是另一块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块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该电容器的电容C可用公式C=εr计算,式中常量εr=9×10-12 F/m,S表示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当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检测是哪个键被按下了,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设每个金属片的正对面积为50 mm2,键未被按下时两金属片的距离为0.6 mm,如果电容变化0.25 pF,电子线路恰能检测出必要的信号,则键至少需要被按下多少?
解析:设两金属片间的原距离为d,金属片被按下Δd时电容变化
ΔC=0.25 pF,
此时金属片间距为(d-Δd),
则C1=εr,C2=εr.
ΔC=C2-C1=εrS(-),
代入数据解得Δd=0.15 mm.
答案:0.15 mm
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极板长为L,极板间距离为d,极板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α,P、M两点恰好处在电容器的边缘,两极板正对区域均看成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由两极板的中央P点从静止开始沿与极板平行的直线运动到M点,此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W,求:
(1)液滴的电荷量;
(2)液滴开始运动瞬时的加速度大小;
(3)液滴到达M点的速度大小.
解析:(1)板间电压U=,电场强度E=,对液滴qE=mgcos α,由以上三式求得液滴带电荷量
q=.
(2)释放瞬间mgsin α=ma,液滴的加速度a=gsin α.
(3)对加速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mgLsin α-W=mv2
液滴到达M点的速度
v=.
答案:(1)
(2)gsin 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