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课件(13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课件(13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04 07:45:08

内容文字预览

《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章法特点。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深入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以至成诵。
品味赏析诗歌优美的语言、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主人公那种为了心中之美而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音律美、意境美。
体会主人公那种执着追求的精神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0年2月21日,在德国的莱比锡,举行了一次世界最美之书“的评比活动,参评之书不计其数,而最终一举夺魁的是我国的古老诗歌《诗经》为什么2500多年以前的作品在今天依然备受推崇呢?今天我们就有机会走进《诗经》,走进《诗经》中最美的一篇《蒹葭》,一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进行一次寻美之旅。
(二)课文初感
都说好诗诗读出来的,下面请大家拿出课本,把我们的诗歌自由的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两点,一注意生字,争取读准确,二注意节奏,争取读通顺。(同学读)
诗歌虽然短,但有些字词的读音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红色字体)
课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把这篇课文读的大意解释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疑惑,有的话问一下。
只有理解了诗歌的意思,我们的朗读才能更加深入。(全班读)
(三)课文探究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读了这首诗的感觉,你觉得用哪一个词比较好?
明确:优美、朦胧、凄美。凄凉
我发现初读课文之后,大家对这首诗的感觉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美”,既然是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寻它的美吧。
诗歌共3个小节,你有没有发现诗歌在结构和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A 叠词 “苍苍”“萋萋”“采采”,叠词的使用,让诗情更加浓郁,让思念更加绵长,增加诗歌的音乐美。(男生读,女生读)
B 四言为主 增加了诗歌的建筑工整美
C重章叠句 什么是重章叠句?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一意化为三章,每一章只在字面意义上有少量改动,这种手法就叫重章叠句,那么反复咏唱,一唱三叹也正是诗经的一大特点,这在《诗经》的其他篇章中也有所体现,比如这篇《桃夭》,这首诗歌诗庆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出了一首赞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些手法的运用,为我们的诗歌带来了回环往复的音律之美,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种美。
歌有二重唱,我们来个二重读(学生演示,老师演示)
(2)从同学们的掌声,你们脸上的表情,老师能感受到你们已经领略到了《蒹葭》的优美意境,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描绘一下此时此刻你脑中浮现的画面?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什么?明确:我看了一个男子正在追寻一个女子 我看到了一个朦朦胧胧的影子,我看到风吹芦苇随风飘拂。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就站在主人公身旁,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听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叹息的声音 风吹芦苇的飒飒声,诗人涉水的声音等
把你刚才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诉诸笔端,描绘出来。
展示:学生1 学生 2 学生 3
有人说,如果把一首诗读成了一幅越来越丰富的画面,那么你就算读懂了这首诗,你们诗意的描述,让我们大家都沉浸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意境之中,让我们带着画面再回到诗歌,沉醉的读一读(女生读,男生和)
请一位同学配乐读
(3)你饿朗读仿佛把握带进了那个深秋的早晨,霜浓雾重,苍苍的蒹葭带着浓浓的露珠随风摇曳,晓雾迷蒙,烟水迷离,这时我们的主人公出现了,那么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执着的人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六个“从之”,叠印着诗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读的时候“道阻且长”声音要延长,声音的延长体现了路途的漫长,我们再来读一遍。
(四)课文拓展
主人公的这些品质太值得我们去学习了,所以我们无需去同情主人公的追寻未果,因为我们更应该看重他追寻的过程,以及从这个过程中所传递出来的执着追求的精神美。大家想,这首诗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难道仅仅是因为诗人追寻伊人而不得的故事感动了我们吗》对于伊人我们还能不能有其他的理解?
明确: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况且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当然诗无达诂,所以见仁见智。
——《古典文学知识》
我们很难确定它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闻一多
让我们再次将这百度不厌的诗再次吟诵(全班配乐读)
(五)课文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顺着蒹葭,这秋水畔的芦苇,一起经历了一次愉快的寻美之旅,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以及诗歌主人公身上传递出来的执着追求的精神之美。我相信主人公身上的这种精神一定可以激励在座的每一位为理想而奋斗的我们。
千百年来,这首诗感动了太多的人,台湾作家琼瑶把它改变成了一首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同学们今天的课只是一个引子,我们的寻美之旅还远未结束,我们心中的伊人,我们心中的理想,我们心中的美也正在水一方,希望我们大家也都能带着这种执着追求的精神一起走上我们追寻的道路。
课件13张PPT。义务教育(人教版2017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2课
蒹 葭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Jiān jiāqīxīméichízhǐsìjī蒹葭:
苍苍:
在水一方:
溯洄:
溯游:
宛在水中央:
晞:
跻:
未已:
沚:
芦苇茂盛的样子在水的另一边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好像在水的中央干高没有干水中的小块陆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重章叠句 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fén zhēn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况且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当然诗无达诂,所以见仁见智。
——《古典文学知识》 闻一多:
我们很难确定它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水一方
演唱:邓丽君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