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11-18 17: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力学综合复习》教学设计
-
------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
你爱你变
教学设计思路:
先通过对平衡状态的回顾和理解,找出平衡状态的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再让学生利用此关系来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使学生对静力学问题有清晰的分析思路;再通过对非平衡态的回顾和理解,找出非平衡态的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再让学生利用此关系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使学生对动力学问题有清晰的分析思路,最后把这两种对应关系综合起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力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早已学习过,在知识上学生应该不存在大的问题,在基本的解决方法上也应该是掌握的,只是让学生苦恼的是,之前没有找到解决力学问题的总思路,即没有找到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能有这样的机会找到解决力学问题的总思路,学生应该是很乐意学习的。
学习任务分析:
学生对力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正交分解法是掌握的,通过本节课后,能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完善。本节课起到抽象概括、变式迁移、完善结构、巩固深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回顾平衡状态,并理解平衡状态的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
2、学生回顾非平衡状态,并理解非平衡状态的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寻找平衡状态与非平衡状态的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学会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
3、通过具体问题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学习习惯。
2、通过具体问题的独立思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具体问题的实际分析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分层教学、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视频准备】和尚坐禅、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之中,现在我们来感受这些美妙的运动(播放视频),这些就是我们常见的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那么,这些美妙的运动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2、 新课教学
1、 平衡状态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理解:
①“保持”是什么意思?(在较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为零是否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不能说明)
③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吗?(不一定)
平衡态的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F合=0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针对训练】:
【问题1】、以下几种情况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
A 、 竖直上抛物体达最高点时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C 、 单摆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 D、 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
【问题2】、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F1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在把拉力改为斜向上且大小为F2,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该物体也是向右匀速运动,求F2的大小?
2、 非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所受的力不平衡,那么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就叫非平衡状态,简称非平衡态
(1)、非平衡态的力与运动关系是:F合≠0,F合=ma 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有加速度。
(2)非平衡状态的两大类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针对训练】:
【问题1】、图中人的质量为50kg,直杆的质量为100kg,人与杆均静止。若栓杆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为了保持自已的高度不变,必须使杆具有多大的加速度?(正确答案为 a=15m/s2)
【问题2】、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素为u,经过4秒钟撤去拉力,求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问题3】、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有1/4圆弧的光滑轨道,半径为R,OB沿竖直方向,B点的切线方向水平,圆弧轨道上端A点距地面高度为H。当把质量为m的钢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圆轨道的最低点B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5mg,最后落在了水平地面的C点处。若本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计空气阻力。试计算:
(1)钢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大小?
(2)钢球落地点C距B点的水平距离s为多少?
三、小结
1、平衡态的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2、非平衡态的力与运动状态的对应关系是什么?非平衡态的两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是什么?
3、对于多过程的力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又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在屏幕上)
五、板书设计:
1、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态的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F合=0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非平衡态的力与运动状态对应关系是:F合≠0,F合=ma 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有加速度。
六、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老师仅仅只是引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课堂的互动和有效的交流讨论,学生有思想的交锋,有思维的碰撞,全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知识再现一遍,同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又通过实战训练,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贯穿整个高中物体,无论是会考还是高考,力学所占的比例都不低于60%,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好力学,高中物理的学习至少已经成功了一半。
有待改进之处:《力学综合复习》这个课题太大,仅仅在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全面顾及到所有力学知识,平衡态和非平衡态在电场、磁场、振动与波动等知识中,都会涉及到,所以,希望本班老师在花几节课的时间进行加强,让学生掌握的更牢固、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化。
F1
F2
θ
F
θ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