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力的合成(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11-19 08: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力的合成》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第 号考生,我说课的课题是《力的合成》。(板书题目)
一、说教材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力的合成的基本知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基本知识,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后续教材又进一步学习了力的相关内容。所以,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乘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上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又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会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
2、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力的合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后续教材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运用等效替代思想理解合力的概念。本部分比较抽象,学生欠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在这期间,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和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小组实验、小组讨论、自学、练习并辅以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进入话题,激发兴趣;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3、即时训练,反馈矫正;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5、任务后延,自主探究。下面我将对这五个教学环节逐一进行介绍。
1、进入话题,激发兴趣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的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
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段视频资料,在该视频资料中,两个小孩抬起了一桶水,而一个大人自己提起了同样的一桶水。然后,让同学们思考那两个小孩给那桶水施加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个大人对那桶水施加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这一问题。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引出合力、分力的概念。进而引出本课。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我提出合力与分力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一问题,并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并简单说明理由。小组讨论,我巡视解惑。学生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向全班阐明自己小组的观点。然后,让各个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小组的观点。而我会提供一些弹簧称、橡皮条、白纸等实验器材供各个小组自由选择。在小组进行实验的同时,我巡视解惑。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
待实验结束之后,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并让其他小组对该组的研究成果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探讨。最后,我对同学们进行实验的情况加以点评,引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的一般科学探究过程,以培养他们的物理实验能力。同时,可以很容易的攻克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而对于本节课的例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已获得的知识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有问题的同学询问自己小组内的其他成员。最后,我会根据各个小组反馈上来的情况进行适当引导。
对于共点力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学,然后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讲解。通过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3、即时训练,反馈矫正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必须进行必要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疑问的同学可以直接向老师询问,然后,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2题。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我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每一个同学积极地学习并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5、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但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必须进行及时复习。所以,应该让同学们及时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做一些相应的练习。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将设计的板书写到黑板上):
§3.4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
2、共点力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生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