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实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过程】
一、实验步骤
1.测l0。按图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 2.测总长和弹力。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
3.重复。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表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l-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二、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
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
横坐标,描点按照各点的分布和走
向,尝试作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
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这个常数也可根据F-x图线的斜率求解,k= 【误差分析】
1.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为读数和作图时的偶然误差。为了减小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2.弹簧竖直悬挂时,弹簧自身的重力会带来系统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应使用轻质弹簧。【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2.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把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
3.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4.描点画线时一定让尽量多的点落在曲线上,不在曲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5.尽量选用轻质弹簧以减小弹簧自身重力带来的影响。
类型一 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
【典例1】(2018·济南高一检测)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导学号28974064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方向(选填“水平”或“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
(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的差值(选填“L0”或“Lx”)。?(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正确解答】(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引起,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静止时,记录原长L0;表中的数据L3与其他数据有效数字位数不同,所以数据L3不规范,标准数据应读至厘米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计值,精确至mm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3)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为0,
所以x=L-Lx。(4)由胡克定律F=kΔx知,mg=k(L-Lx),即mg=kx,所以
图线斜率即为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
=4.9 N/m。
同理砝码盘质量
=0.01 kg=10 g。答案:(1)竖直 (2)静止 L3 1 mm (3)Lx
(4)4.9 10类型二 实验数据处理
【典例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甲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导学号28974065(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表中数据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正确解答】(1)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到精确位的下一位,由图可知指针示数为16.00 cm,考虑到误差范围,15.95~16.05 cm均算对。(2)由胡克定律F=kΔx,结合表格数据可知弹簧Ⅰ的劲
度系数k1= =12.5 N/m,考虑误差
范围情况下12.2~12.8 N/m均算正确;对于计算弹簧Ⅱ
的劲度系数,只需要测出弹簧Ⅱ的形变量,结合两个指
针的读数,可知指针B的变化量减去指针A的变化量,就
是弹簧Ⅱ的形变量,所以能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答案:(1)16.00(15.95~16.05)(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2)12.5(12.2~12.8)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