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槐乡的孩子槐我会认huái kuì 槐 愧 我是槐树,一般高15-25米。在每年夏末开花,花淡黄色,可烹调食用,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的花苞米粒般大小,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花呢? 我叫槐花,我的花和果实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染料。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槐乡的孩子的?第一部分(1—4段):写五月的槐乡槐花盛开,香味扑鼻,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
第二部分(5—10段):写在槐乡八月繁忙的季节里,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快乐。试着给课文分段: 阅读课文1—4段,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槐乡五月的美?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花,中午桌上就会摆出香喷喷的槐花饭。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作者从侧面突出了槐花的香,正是槐花的馨香引来了小蜜蜂,引来了孩子们,槐花不但香,还可以酿出“甜甜的蜜”,做“香喷喷的槐花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好处。 五月,洋槐开花了。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作者在描写槐乡的全景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了槐花盛开时“似瑞雪初降”的白茫茫的景象,给人以登高远望的辽阔美。 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吃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做的,可好吃了。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不管是咸的还是甜的,香味主要来源于槐花,咸、甜只是佐料不同。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儿呢,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地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 槐乡的女孩儿格外俊。她们用槐花打扮自己,使自己变得更漂亮,她们走到哪里,就会把美丽和清香带到哪里。槐乡的男孩儿携带槐花,大大咧咧地吃着,显得自由而洒脱。朴实的语言道出槐乡孩子的自然美。人美:戴上槐花 朝嘴里塞上一把景美:瑞雪初降 有的……有的……饭美 :香喷喷 吃上一顿槐花饭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阅读课文5—10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的? 八月,土槐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儿般大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小槐米嵌在槐树从中,轻轻地随风晃动着。它们不惹眼,不显山露水,大人们是不会注意的,只有槐乡的孩子把它们当作宝贝。槐米可以入药,能做染料,还对外出口。 这段话写出了槐米的用途,阐明了孩子们把它们当作宝贝的原因。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讨学费的,他们的学费是用槐米换来的。 “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讨学费”说明槐乡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为父母分担辛劳。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说明孩子们吃的简单;“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说明他们起得很早,突出了槐乡的孩子勤劳的品质。 淡淡的暮霭笼罩着田野,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来。这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了,田野中飘荡着他们欢快的歌声。 “暮霭笼罩着田野”与上文“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照应,说明槐乡孩子们劳动的时间长,很辛苦。但他们又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满载而归”,因为“他们欢快的歌声”在田野中飘荡。这段话表现了槐乡孩子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优秀品质。 月落槐梢,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带着甜蜜的微笑”说明孩子们沉浸在“满载而归”的喜悦中。 孩子们的小床边放着篮子和磨好的长钩刀,明天只要天气好,准又是忙碌的一天……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意在表达槐乡的孩子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劳动着,快乐着。槐米:淡淡清香 、可以入药、能做染料
孩子:可爱、换取学费、分担辛劳
辛苦:午饭简单、早出晚归
快乐:满载而归、歌声飘荡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课外拓展(一)说一说,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活动),怎样做的?
(二)说一说槐花可以做的美食。 劳动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只有付出艰辛地劳动,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尹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