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04 21: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亡羊补牢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生生讨论、师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读的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然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4、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1. 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 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过寓言吗?(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首先我们来学习《亡羊补牢》,看看这则寓言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齐读课题--《亡羊补牢》。提出问题:“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在字词学习上,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出示生字,指名读。(读对,出示正确的拼音,读错,纠正。)
2.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词语,相信大家肯定会读,谁愿意来读给其他同学听。
出示词语,先推火车读,后齐读。
3.记生字。
4.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准确、流利地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到34页。(指名读课文)。请两位同学读课文,适时纠正读音。重点解决①圈是多音字②窟窿读轻声。
三、 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一)关注句式,读懂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1.你知道养羊人丢了几次羊吗?知道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那让我们回到课文去仔细读读文章,寻找他丢羊的原因。
2.课文哪个自然段讲他第一次丢羊呢?(第1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这个自然段,看看他这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联系课文,理解“窟窿”。
(二)揣摩人物内心,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1.看到窟窿,发现羊少了一只,街坊是怎么说的?养羊人又是怎么回答的?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想想他们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2.街坊关心的、想的是什么?他会怎么做?(羊圈里还没有丢的那些羊)养羊人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已经丢了的那只羊)看来,面对同样的事情,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待事情的态度、想法、做法也就不同了。
(三)再次关注句式,读懂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1.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呢?(又丢了一只羊)那这一次丢羊是为什么呢?(他没有听街坊的劝告,没有把羊圈修好)
(四)学习事情结果部分,感知寓意。
1面对这样的结果,养羊人是怎么样的?(后悔,知道自己以前想的、做的是错的)现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修还不算晚)他这一次是怎么做的?(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2那他现在修补羊圈晚不晚?文中那句话告诉我们现在修不晚的?(从此,他的养再也没丢过)
3.下面我们一起来做练习,通过填表对比对两次丢羊,养羊人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么样?

(五)深入理解寓意
1.对比养羊人两次丢羊后截然不同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
2.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五、给予提纲,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帮助,自己先练习下。
……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请几位同学讲述故事。
六、布置作业
把这则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听。
六、板书设计:
??????????????????????? 9? 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 不 迟

第一次 不补 错

第二次 修补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