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内战爆发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内战爆发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05 08: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第23课 内战爆发一、“鸿门宴”—重庆谈判1945年8月,延安枣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之一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蒋介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1、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蒋介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1、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2、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
愿和平的罪名强加给中共。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假和平,真内战《磨好刀再杀》假如你是…… 面对蒋介石的电报,中国共产党内部很多同志提出:“这明显是一个‘鸿门宴’,不能参加谈判。”连一向冷静的周恩来也说:“请主席往渝全系欺骗”!
如果你是毛泽东,你会不会去重庆? 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目的:1、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2、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离开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人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 1945年8月29日
大家为什么认为这是中国的一家大喜事?中国人民饱受侵略,他们厌倦战争,渴
望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让他们看
到了国内和平与国家统一富强的希望。重庆谈判的时间、地点、结果时间:1945年8月-10月10日
地点:重庆
1945年8月—10月中国共产党
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结果: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1)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重庆谈判的时间、地点、结果时间:1945年8月-10月10日
地点:重庆
成果:(1)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 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1月10日重庆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
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二、同室操戈—内战爆发 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时间:1946年6月标志:1、.内战爆发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中小城市400多座
占228万多km2大中城市1500多座
占731万多km2控制城市和地区1亿多3亿多拥有人口基本上是步枪接收100万日军装备,取得大量美国武器武器装备127万人430万人拥有军队共产党国民党2、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后检阅部队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陕甘宁山东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1947年3月 面对国民党疯狂的进攻,解放区的军民是如何反击的?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1、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2、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战略战术:自卫战争主要方式:运动战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粉碎全面进攻 歼敌情况
1946.7—1947.2,共歼敌71万
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的方式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1、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2、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粟裕视察前线3、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130
万人460
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5
万人 1947年夏
战略反攻时机成熟 在内战初期军队和装备都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为什么在短短一年内,其进攻就被人民解放军挫败了? 1.共产党的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2.解放军官兵的英勇作战
3.广大人民的支持
4.国民党不得人心,失道寡助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国共两党曾经亲密无间,也曾经相互猜疑,几十年风风雨雨,万众期盼统一。
1、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2、国共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1)国民革命时期,合作创立黄埔军校,共同进行北伐
(2)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3、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和,则中华民族兴旺发达
分,对中国民族是战争和灾难期待国共第三次合作,台湾早日回归!
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结果:签署《双十协定》召开政协会议时间:1946年6月内战爆发时间:1945年8月-10月。地点:重庆代表:蒋介石——毛泽东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转战陕北:粉碎敌人对陕北解放区的进攻孟良崮战役:粉碎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1、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自强”与“求富” ②“民主”与“科学”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和平、民主、团结”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2、下列人物中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挺 D.彭德怀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共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毛泽东指出:“这个东西。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第二.有成议的6条,都是有益于人民的。”
(1)这是毛泽东针对哪一事件结果的评论?
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中的“双方”、“协定”分别指什么?5、【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败走麦城】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