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并会写“瀑、叠、般、喻、衬、仰、伟、尘”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4.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生在小组内读文,自主合作识字。
2.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学生体会诗的意境,领略美好景色,受到美德熏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景物。
4.讲析完诗意让学生再回味全诗,把自己最理解,最喜欢的地方说出来,并陈述依据。最后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瀑布的水气势磅礴,非常壮观。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板书课题《瀑布》)[来源:学科网ZXXK]
【设计意图】师介绍瀑布,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这样能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瀑、叠、般、喻、衬、仰、伟、尘
(1)学生自由读生字。[来源:学。科。网Z。X。X。K]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瀑布、叠叠、比喻、衬着、仰望、伟大、如尘
(1)各种形式读词语。
(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
(2)词语理解。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来源:Z|xx|k.Com]
(师可结合学生掌握情况有重点的去进行指导。)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来源:Z|xx|k.Com]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瀑布的声音、瀑布的样子。)
5.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瀑布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瀑布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来理清文章的顺序。
三、精读领悟
1.学习第一小节。
(1)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2)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
(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
(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
(4)复合课件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5)再听瀑布的声音,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
(板书:雄伟壮丽)
2.学习第二、三小节
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
(1)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
①“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
②“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
“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
③“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
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2)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
(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
3.齐读、指名读。让学生边听、边看、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设计意图】分小节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来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四、课堂总结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现实。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来源:学科网]
瀑 布 全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仰望:一座珍珠的屏 如烟如雾如尘
教学反思: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