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14.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11-23 13: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州中学九年级物理学科学案
课题章节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课题名称: 第二节 欧姆定律
设计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教学时间:第11周 课型:新课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
重点:1.利用控制变量法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
2.灵活掌握欧姆定律
难点:灵活掌握欧姆定律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组织交流讨论
高效互动课堂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学法指导(见上)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针对“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首先,我们应当设计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安排适当的实验步骤,明确要收集的数据。由于电流可能受到电压、电阻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应分别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在下面方框中设计电路图: 连接实物图: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⑴保持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思考:滑动变阻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电路是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状态,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位置。
列表收集数据:
电阻/Ω R=______
电压/V
电流/A
⑵保持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操作中,由10Ω电阻代替5Ω电阻接入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表收集数据:
电压/V U=______
电阻/Ω
电流/A
5、分析与论证:
对以上两个表格的两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并和其他实验小组进行交流,归纳出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可在书上P83作出图像
6、得出结论:
A: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_________关系;
B: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_________关系。
三、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1、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这个规律。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它的公式是:
I =
2、例题:
⑴某白炽电灯在照明电路中工作时,其灯丝的阻值为484Ω。那么此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少?
⑵某用电器在它的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2A,求其电阻是多大?若在它两端加上10V电压时,用电器的阻值变为多大?若加的电压是0V呢?
⑶电压保持不变,当接入电阻为242Ω的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91A,如改接电阻为165Ω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多大?
强调:欧姆定律中的I、U和R是指同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决不能张冠李戴。
四、边练边清,巩固提升
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在电压U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I越 。两个电阻R1和R2(R1>R2)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R2的电流。
2、对于一段导体来说,关于 的物理意义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3、在一段导体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Ω;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______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Ω。
4、一只电流表,在指针指到最大值0.6A时,它的两端电压为75mV,电流表的电阻是多少Ω?当指针指到0.4A时,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5、将一个阻值R=1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当R两端的电压是3V时,R中的电流是 A;当R两端的电压是6V时,R中的电流是 A;如果R中的电流是100mA,那么R两端的电压是 V。
6、当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5A,则导体的电阻为 Ω;若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为12V,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Ω。
7、物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
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入手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B.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C.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
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8、电阻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R1、R2两端电压分别是8V和2V,已知R1的阻值是2KΩ,则R2的阻值是多少?
9、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得R1、R2的电流分别是0.2A和40mA,已知R2的阻值是0.1KΩ,则R1的阻值是多少?
五、课后反思:
I ——
U ——
R ——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