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检测题(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一支实力最强的海军是( )
A. 南洋 B. 北洋 C. 西洋 D. 福建
3.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是指张之洞创办了(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大生纱厂 D. 汉阳铁厂
4.洋务派创办的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是( )
A. 安庆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天津机器局
5.“他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洪秀全 D. 康有为
6.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兴办( )
A.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7.下侧漫画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一些天真的想法,该想法最终破灭的根源是( )
A. 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 没有学到真正的技术
C.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 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
8.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图表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1894年前
1900年
外国工厂
80家
933家
资本总额
2800万元
15亿美元
进口总值
1.4亿多海关两
2.1亿多海关两
A.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B.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C.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D.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 平壤战役 B. 黄海海战 C. 辽东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10.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 南京大屠杀 B. 旅顺大屠杀 C. 九连城大屠杀 D. 威海卫大屠杀
11.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把这些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的不抵抗 B. 日本的强大 C. 中国人民的未觉醒 D. 清政府的腐朽
13.下面两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唤醒了中国人民爱国意识 B. 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的关系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题文)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签订 D. 清政府腐朽统治
15.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湘报》 D. 《万国公报》
16.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
A.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 传播新思想 C. 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 筹建海军
17.“戊戌变法历残害,赤心肝胆辉百日。”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 B. 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
C. 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 D.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18.“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按照这三个人物归类的标准从下列选项中再选一个( )
A. 李鸿章 B. 谭嗣同 C. 孙中山 D. 林则徐
19.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使人们( )
A. 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 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 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 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20.如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维护清王朝统治
C. 迫使清政府妥协 D. 镇压义和团反抗侵略的斗争
22.电视剧《闯关东》中的主人公朱开山在19世纪末从山东背井离乡闯“关东”,闯关东前,他曾参加过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应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反抗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
C. 反抗阿古柏入侵新疆 D. 义和团运动
23.某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活动,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瑷珲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4.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运动。
A. 反帝爱国 B. 维新变法 C. 反封建的农民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5.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右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所列两位历史人物都属于这场运动中哪一政治派别?请再补充这一派别中的一位人物。(2分)
(2)请将材料二中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举一例。(写出名称即可)(4分)
(3)有人说,洋务运动成功了。也有人说,洋务运动失败了。请说出你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27.阅读下列图片和史料,进行问题探究。
【对话“显”形势】
材料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材料二: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死难者两万多人。
材料三:日军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并用木牌写上“清国阵亡将士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1)指出材料一中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4分)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材料一双方谈判的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4分)
(4)材料二、三分别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性?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罪行?(4分)
28.观察下面A、B两幅图片
请回答:
(1)这两幅图片分别指19世纪末的哪两位维新志士?他们代表当时的哪一政治派别?(4分)
(2)1895年春,他们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义?(4分)
(3)1898年夏,他们又积极筹划了什么变法?结果如何?有何历史影响?(6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中的演说
材料三: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份报告的?(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张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4分)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4)“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2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A
B
D
B
B
D
C
C
D
B
C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A
B
B
B
D
D
D
D
D
A
D
材料分析题(50分)
26.(1)洋务派。李鸿章、奕?或左宗棠。
(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观点一:成功了。理由: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观点二:失败了。理由: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7.(1)1895年;日本马关。
(2)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侵略者凶残、野蛮的特性。为了掩盖真相,欺骗舆论。
28.(1)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
(2)公车上书。它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由一股社会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戊戌变法。结果:变法进行了103天,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而失败。影响: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9.(1)人物: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
背景:他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了这份报告。
(2)主张: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
原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3)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求和。
(4)危害: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