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材料的发展与利用》精编精练
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高分子材料
2.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已制造发动机零件。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D.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之一,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据此判断,下列不属于“绿色化学”内容的是( )
A.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
B.化工生产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
C.反应在无毒、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
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的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品或废品尽可能最小化
4.第20届足球世界杯于2014年6月13日至7月14日在巴西举行,广大球迷很关注的场馆、足
球、吉祥物、球服等都已成美好回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杯场馆的使用了大量的钢筋等金属材料
②制造世界杯用球的材料聚丙烯是合成材料
③建设场馆使用的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④吉祥物和球服使用的聚酯纤维是天然纤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5.一些特定成分的合金具有记住本来面目的能力,并能够恢复原先设定的形状。这种被人们称为“记忆合金”的神奇材料的出现,使得金属的应用又向前跨进了一步。记忆合金的这一特性目前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领域是( )
A. 牙齿整形 B. 器官移植
C. 电机制造 D. 电缆制造
6.我国自主研发的月球车大量使用了新材料“铝锂合金”,使其能轻便运行,为科学实验提供有
力的保障。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7.下列生活垃圾可与铝制易拉罐归为同一类加以回收的是( )
A. 废旧电池 B. 空玻璃酒瓶
C. 废弃铁锅 D. 一次性塑料饭盒
8.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纳米=10-9米)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
B. 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
C. 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D. 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9.下列物质的用途或用法与其理由说明相一致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输电电缆用铝制成,是因为铝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B. 贴身衣物常选择棉制品,是因为棉制品的弹性比合成纤维好
C. 饮具锅铲常用塑料做手柄,是因为塑料耐高温
D. 目前掀起的化肥施用保持低水平的运动,是因为化肥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10.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10%乙醇)代替车用汽油,是目前缓和石油紧张的有效办法。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不具有的优点是( )
A. 改善空气质量 B. 有效抑制温室效应
C. 避免石油过度开采 D. 拓展农产品综合利用空间
11.我省几款自主研发的汽车,销量已进入中国自主品牌的前列。
⑴图中表示的汽车所用材料,属于金属的是 ,属于有机合成
材料的是 。
⑵汽车表面烤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 。
12.人类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1)下列物品的材料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是 (填序号)。
(2)中国的青铜器历史悠久,制青铜器的材料属于 材料。被挖掘出的宋代铜钱之所以锈迹斑斑,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铜绿的组成判断,若要除去铜钱表面的铜绿,可选用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3)在“海南一号”打捞出的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13.神舟十号飞船将在2013年夏天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镍钛合金被人们称为“形状记忆合金”,可制作的飞船自展天线。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形状记忆功能;B.具有极低的熔点;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制作火箭外壳材料中的铝合金属于 (填“混合物”或“单质”)。铝片投入稀盐酸中发生的反应是 (用化学式方程表示)。将未打磨的铝片投入稀盐酸中,不能立刻产生气泡,请解释原因 。
14.目前人类可以从多方面获取能源,我国在能源获取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l)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氧气可从空气中获取,氢气可通过以下反应获取:
2NaCl+2H2O2X+Cl2↑+H2↑ 。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
(2)截止2017年6月2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连续开采可燃冰超过22天。可燃冰(化学式CH4·8H2O)能释放出甲烷气体,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5.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其中能实现的是( )
A. 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B. CuOCuCl2溶液Cu
C. FeFe2O3Fe2(SO4)3溶液
D. H2HClNaCl溶液
16.从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什么有关?( )
①金属的活动性 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③金属的延展性 ④金属的导电性 ⑤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A. ①④ B. ①⑤
C. ②③ D. ④⑤
17.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镓铝合金属于化合物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H2O一定条件Al2O3+3H2↑
18.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为乙醛:2CH3CH2OH+022CH3CHO(乙醛)+2H2O。实际是发生
了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一:2Cu+O22CuO, 反应二:CH3CH2OH+CuOCH3CHO+H2O+C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u在反应一中是反应物 B. Cu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改变
C. Cu在反应二中是生成物 D. Cu在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19.某科学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请你完成对上述方案的评价及回答相关问题:
(1)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_______同学的方案,理由是 。
(2)最优化的是 同学的方案;
(3)请你写出丙同学的方案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请你对剩余方案从环保和反应物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20.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阅读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20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不改变温度,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 。
【产品的定量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中常混有未完
全反应的钙(其余可能的杂质忽略不计)。样品纯度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图21(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②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
同一水平。读取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 mL。
③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A端的水全部与B端的样品混合。
④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10.0 mL。
回答下列问题:
(5)如何判断样品与水完全反应: 。
(6)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mL。
(7)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mg/mL。
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 。(结果精确到0.1%)
【2015杭州中考】21.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卷上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 。
(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pH约为1;
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
你认为, 可说明硫酸有剩余。(选填“实验1”或“实验2”)
(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 (答出两点即可)。
【2017贵州中考】22.水钢采用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防止形成酸雨,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O2+ 2SO22CaSO4+2CO2,现用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
(l)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
(2)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要求有计算步骤)。
参考答案
基础篇答案
1. A 2. B 3. A 4 C 5. A 6. B 7. C
8. C 9. D 10. B
11. 铁 塑料、橡胶 ⑵阻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
12. (1)①③⑤⑦ (2)金属 2Cu+O2+H2O=Cu2(OH)2CO3 HCl
(3)铁、铜、金
13. (1)B (2)混合物 2Al+6HCl=2AlCl3+3H2↑ 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铝与稀盐酸的反应;当铝片表面的氧化铝被反应溶解后,盐酸就能与铝接触而反应产生气泡了。
14. 【答案】(1)NaOH;(2)CH4+2O2CO2+2H2O
能力提高篇答案
15. B 16. B 17. B 18. D
19. (1)乙 铜的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
(2)甲
(3)Cu+2AgNO3=Cu(NO3)2+2Ag
(4)丙方案应因硝酸银、氢氧化钠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合理;丁方案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0.
⑴ Zn + 2HCl = ZnCl2 + H2↑
⑵ 吸收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⑶ Ca+H2 CaH2
⑷ 将活塞关闭后,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指堵住装置D的导管口,打开活塞,若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分液漏斗内的液面几乎不下降(合理答案均可)
⑸ 气泡不再产生(合理答案均可)
⑹ 100.0
⑺ 88.4%
中考真题篇(答案)
21.
(1)如右图所示
(2)吸收SO2
(3)实验1
(4)产生有污染的气体、原料利用率低、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反应需加热不节能等(答出一点给1分)
22.
(1)2t;(1分)(2)1.28t(4分)
【解析】(1)2.5t×80%=2t
(2) (2)解设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x。
2CaCO3+ O2+ 2SO22CaSO4+2CO2
200 128
2t x
X=1.28t
答: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1.28t。
基础篇
能力提高篇
铝镓合金
氢气
氧化铝
镓
阳光
氧气
铝
水
一定条件
铝镓合金
太阳能电池
电解
图20
图21
中考真题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