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 学习目标: 1.准确朗读,并背诵默写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情景交融
的特点。
4.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新知讲解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课文朗读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七言绝句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 “诗仙”李白并称为“李杜”。其诗多是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等。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抒发今昔沧桑之感。 创作背景词语释义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李龟年: 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
之乱后,流落江南。
寻常: 经常。
催九: 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江南:今湖南一带。
落花时节: 春末。落花的寓意甚多,
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敝丧乱都在其中。
君: 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词语释义 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歌声。如今正是江南一派大好风光的时候, (没想到)在这落花时节又与你重逢。诗歌翻译品读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前两句在叠唱和咏叹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情,流露出对往昔盛世的无限眷恋。后两句写眼前之衰落,“落花”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叹惋,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抒发的无限感慨。
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人生之凄凉却尽寓其中,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感叹。诗很短,刚开头即煞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更让人体味到那种深沉的悲哀。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描写现实两人重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对比反衬, 感情深沉 。 艺术特色课堂练习 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C课堂练习 2.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乱离时节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作业布置1、背诵默写诗歌。2、理解诗歌意思,赏析名句。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