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0 14: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测试(有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B.出国留学的青年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2.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先进知识分子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陈独秀 D.孙中山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选自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严复的《天演论》
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A.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诞生 D.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6.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这段表述适合放在如图示的哪个位置(   )
7.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与“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8.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民主”“科学”
9.下列这组漫画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是(   )

《民气一致之效果》 《工商学打倒曹、陆、章》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0.右图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纪念章,它最让我们铭记的五四精神是(   )
A.和平 B.自由
C.平等 D.爱国
11.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今年(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   )
A.90周年 B.92周年
C.96周年 D.97周年
14.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15.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一项是(   )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D.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二、综合题(共55分)
16.填空题。(10分)
(1)新文化运动中,   (人名)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要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   》,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2)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是青年学生,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   。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
17.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0分)
(1)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新青年》杂志。(   )
(2)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
(3)五四运动体现出来最主要的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
(4)五四运动的主力始终是爱国学生。(   )
(5)中共一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18.识图:(12分)

图一 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 图二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
请回答:
(1)图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照片,是哪一消息即引发了这场以学生为先导的爱国主义运动?发展到新阶段后的主力是谁?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什么?(4分)
(2)图二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是在哪一年?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4分)
(3)请简要说明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材料二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
材料三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4分)
(2)请你指出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多写不给分)?(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觉得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4分)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口号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4分)

参考答:
A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故选A。
C
C
D 解析: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A 解析:从“1919年”“罢学风潮”可以判断是五四运动,其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故选A项。
B 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B项。
B 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补课”是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它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起点”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因为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主力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因此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正体现了这一性质。A项是洋务运动的口号;B项是辛亥革命的口号;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C 解析:《民气一致之效果》反映了民众齐心协力推翻反动势力;《工商学打倒曹、陆、章》反映了“工商学”联合打击“曹、陆、章”等卖国贼。由此可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是各阶层人民联合斗争的结果。
D解析: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故选D项。
D解析:“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的觉醒,他们要去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故选D项。
B
D
B解析:题干材料叙述了中共一大召开的情景。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故选B。
B
二:综合题
16、(1)胡适;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无产阶级
(3)中共一大的召开
17、(1)× (2)√ (3)√(4)× (5)×
18、(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无产阶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五四运动爆发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19、(1)民主、科学。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2)抨击旧道德。(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0、(1)19世纪中叶;达200万人以上。
(2)民主、科学。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
(3)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