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训练二 酸碱指示剂、重要的酸
姓名
知识点1 酸碱指示剂
1.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A.鸡蛋清(pH∶7~8) B.牙膏(pH∶8~9) C.肥皂(pH∶10~11) D.炉具清洁剂(pH∶12~13)
2.下列物质呈中性的是( )
A.食盐水pH=7 B.炉具清洁剂pH=12 C.酱油pH=4 D.柠檬汁pH=3
3.向2mL氢氧化钠中滴加5至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无色 D.蓝色
pH 5.0~5.5 6.0~6.8 6.0~7.0 7.2~8.5
作物 茶树 棉花 水稻 甘草
4.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得其显酸性。则这种土壤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水稻 B.棉花
柠檬 糖水 牙膏 牛奶
pH 2~3 7 8~9 6~7
C.茶树 D.甘草
5.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显碱性的是( )
A.柠檬 B.糖水 C.牙膏 D.牛奶
6.为了比较醋和橘子汁的酸性强弱,应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广泛pH试纸 D.以上均可
物质 血浆 胃液 正常雨水 葡萄汁
pH 7.35~7.45 0.9~1.5 ≈5.6 3.5~4.5
7.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如下表:
下列有关上述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葡萄汁显酸性 B.只有血浆显碱性
C.正常雨水显中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饮用葡萄汁
8.四种植物花汁在不同酸碱性下呈现的颜色如表所示.若要检测某溶液的酸碱性,最好选用( )
pH <7 =7 >7
玫瑰花汁 粉红 粉红 黄
万寿菊花汁 黄 黄 黄
大红花汁 橙 粉红 绿
万年青花汁 橙黄 浅绿 浅绿
A.玫瑰花汁 B.万寿菊花汁 C.大红花汁 D.万年青花汁
9.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10.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
11.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________色。
(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
12.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pH______(填“>”、“<”或“=”)7;
(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
13.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颜色 红 橙 绿 蓝 紫
pH 范围 1~3 4~5 6~7 8~10 11~14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
A.由红到蓝 B.由绿到橙 C.由蓝到绿 D.由紫到红
14.现有白纸、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A)、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B)和10%的紫色石蕊试液(C),设计“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取(填序号,下同) 画上花,在蘸取 画上叶.将白纸挂起来,用 向纸上喷洒即可.实验的原理是 .20%的NaOH溶液呈 性,因此 .10%的H2SO4呈 性,因此 .
知识点2 浓硫酸和浓盐酸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纸上写字,过一会儿字迹会变黑,这说明浓硫酸具有()
酸性 B.碱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浓盐酸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氨水
下列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
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试剂瓶中,充分振荡
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 。
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由于溶质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pH会 。
5.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下降,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浓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硝酸铵
6.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兴趣小组所做的硫酸与水混合的两个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对密封的试管中各连着一个气球,实验一试管壁上用蜡粘着一小纸片,实验二漏斗内的水中加有少量红色的有机染料。
(1)在常规实验操作中,实验________的操作正确。
(2)当打开实验一中的漏斗活塞后,硫酸可顺着试管壁缓缓流下。一段时间后可发现,粘在试管上的小纸片将会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打开实验二中的漏斗活塞后,加有红色染料的水可顺着试管壁缓缓流下,并集中在浓硫酸的上层。一段时间后可发现,浓硫酸飞溅,红色液体逐渐转变为黑色,这是因为浓硫酸使有机染料发生了________,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
7.如图所示,一个倒置的烧杯内放置甲、乙两个小烧杯。甲杯中盛有浓盐酸,乙杯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一段时间后将会观察到 ,这是因为 。如果用浓硫酸代替浓盐酸做上述实验, 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知识点3 酸的通性和个性
1.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 )
A.酸能使指示剂变色 B.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酸溶液中含有H+ D.酸溶液能导电
2.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3.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4. 盐酸是一种重要的酸,下列关于盐酸的性质、用途及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能与锌、铁、铜等许多金属反应
B. 稀盐酸常用于除锈及水垢
C. 浓盐酸瓶盖打开时可观察到冒白烟现象
D.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盐酸
5.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B.减弱皮蛋中的腥味
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D.除去水壶壁上个水垢
6.下列关于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盐酸能与不溶于水的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B.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形成的白雾就是盐酸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慢慢地沿容器壁或玻璃棒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7.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8.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9.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 .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
10.下列物质和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为黄色的是( )
A.Fe B.MgO C.Cu(OH)2 D.Fe(OH)3
11.消除铁制品表面的锈可用( )
水 B.稀盐酸 C.洗涤剂 D.食盐水
12.“XX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③不适合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中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A.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3.图为“盐酸先生”闯迷宫的示意图,盐酸若要顺利地通过迷宫(不发生化学反应),则其行进的路线是( )
14.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CaO B.CO2 C.NaOH D.H2SO4
15.与NaOH溶液、BaCl2溶液、Zn、Na2CO3四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熟石灰 B.稀盐酸 C.硫酸铜 D.二氧化碳
16.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
A. Zn B. Cu C. K2SO4 D. NaOH
17.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4 石灰水
18.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观点描述
A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若X为MgO,则Y为H2O
C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若X为CaCO3,则生成无色气体
19.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它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请写出X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0.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性质④属于__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______(填用途)。
21. 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俗称苛性钠,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B物质是________。
(2)C物质的另一个俗称是________,它溶于水时会出现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现象。
(3)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不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22.铝制电水壶中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适量稀盐酸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和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
猜想三: .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猜想一不成立
②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成立
24. (?http:?/??/?www.jyeoo.com?/?chemistry?/?report?/?detail?/?4424dd7f-02ec-4300-b543-32cecac29a74" \t "http:?/??/?www.jyeoo.com?/?_blank?)小科和小敏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图中标记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小科要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并收集O2,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编号);
(3)小敏用 和大理石在B装置轴中反应,制CO2并检验CO2,能不能用火碱溶液代替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请说明理由.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
Ⅰ、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 (选填“氯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
Ⅱ、若用如图2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m”或“n”).
(6)下图是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来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现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请按气体流向,用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 .
25.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A 2.A 3.D 4.D 5.C 6.C 7.B 8.C 9.D 10.C 11.红 32 12.能 碱 广泛pH试纸
A 14.B A C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中性不变色 碱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酸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知识点2
D 2.C 3.D 4.HCl 吸水性 易挥发 变小 变大 5.C 6.一 脱落 脱水碳化 脱水性 7.乙中溶液变红色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不能 浓硫酸无挥发性
知识点3
C 2.D 3.C 4.B 5.A 6.C 7.C 8.B 9.H+ D 10.D 11.B 12.D 13.B 14.D 15.B
A 17.D 18.A
Fe Fe + H2SO4 ==== FeSO4 + H2↑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CO2 ↑
偏大 溶液变红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CO2 ↑ 复分解 除铁锈
Fe2O3 金属 烧碱 放热 ④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2Al + 6HCl === 2AlCl3 + 3H2↑
NaOH + HCl === NaCl + H2O 可能是NaCl和HCl 溶液不变色 产生气泡
长颈漏斗 集气瓶 C 稀盐酸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 氯酸钾
n ①→③→④→⑧→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