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23张ppt)+视频+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23张ppt)+视频+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0-08 14:53:19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为突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这一重点,课堂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思想。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学生做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成果进行再探究,把教材中的四个验证性实验细化为三个步骤,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了吗?”“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碳酸有什么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等步骤进行探究,适当调整了教材上的操作顺序,加强了现象对比,探究过程和结果更易让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把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应用在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了解化学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3. 情感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二氧化碳对人类社会既有贡献又有危害的两面性,树立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2、教学手段:实验活动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多媒体投影交流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紫色石蕊试液、酒精灯、染上石蕊的小纸花(若干),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 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装有稀醋酸、水的喷壶、镊子、火柴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播放关于《二氧化碳的循环》的视频。
引出二氧化碳的循环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意义
〖科学探究〗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从生活中学性质
[课件]:-从视频中能得出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课件]: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3)不能供给呼吸
(4)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从实验中探究性质
①观察二氧化碳
[课件]:无色,无气味,气体
②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课件出示步骤]
[课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强调]:“能”溶于水或“可”溶于水
③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课件]: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强调]变浑浊的原理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 H2O
强调可以用此原理检验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a. 将干燥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b.向干燥的小花上喷上水
c. 将小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问题1]可能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花变红,提出你的猜想。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课件]: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花变红
[问题3]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演示]把第3、4朵紫花分别喷上稀醋酸和稀盐酸。看到了什么现象?
[解释]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与稀醋酸和稀盐酸有相似的性质?
它是碳酸,板书名称、化学式及方程式:
H2O+ CO2 === H2CO3
[指导观察]从瓶中取出一朵变红的小花加热,并与另一朵小花比较。
[板书]写出反应原理。
H2CO3 === H2O+ CO2 ↑
多识一点
1.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把汽水称作碳酸饮料。是因为汽水里面溶解的是大量的CO2气体, CO2在溶于水的过程中,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
生产汽水时,大量的CO2是在加压的情况将它压入饮料瓶中的。
当打开饮料瓶时,压强___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___,所以会看到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
2.喝了较多的雪碧往往会打嗝,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三、〖概括整合〗
分类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四、〖二氧化碳的用途〗
[过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1.让学生利用所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用课件展示,增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又以新的形式巩固了新课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二氧化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功与过。这样的练习,富有开放性、实践性,更有利于学生将文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1、灭火、
2、制冷剂、制造舞台烟雾、人工降雨
3、化工原料(汽水、啤酒等)
4、气体肥料
五、〖课堂总结〗
六、〖随堂练习〗
观看短片:知道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消耗途径、以及对人类自然界的影响
说出自己的观点
说出结论
观看,回忆,思考
观察桌上的二氧化碳,说出相关性质。
阅读实验步骤,说出要点,开始实验,记录现象和结论
阅读实验步骤,说出要点,开始实验,记录现象和结论
观看:紫花不变色
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色
观看:紫花不变色
结论: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色
观看:紫花变红
猜想:可能是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
观看实验
加热的小花由红变紫了
易分解……
把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类,
仔细观看,回答相关性质。
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充分感受学习二氧化碳、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为后面深度挖掘其教育功能做好铺垫。
紧密联系视频,更显自然。
进一步加强与生活和旧知识的联系
突出实验探究是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紧接溶解性实验,并用学生做实验后的物品,衔接自然,更容易引起学生思考。
强化化学用语的教学
强调实验步和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的学习思想,
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步骤和方法的引导,适当改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突破难点。
进行合理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分解难点,更易突破。
进行化学用语
进一步掌握新知识
对比学习
培养学生分类学习能力
营造现场情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合理延伸课堂教学,加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习的联系,拓展学习空间。
在学生熟悉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之后,根据已有的只是分析二氧化碳的作用。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认识到二氧化碳的利和弊。
七、【板书设计】
一、物理性质
1、色态味: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
3、溶解性:能溶于水
4、三态变化:固态(干冰)

二、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
H2CO3 == CO2↑ + H2O
3、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CO2 + Ca(OH)2=CaCO3↓+H2O
白色沉淀
三、用途 性质决定用途


课件23张PPT。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谈谈你对二氧化碳的了解有哪些?观看视频,分析问题
①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②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③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0一、二氧化碳的循环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0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0思考: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④倡导“低碳”生活。 00能溶于水比空气大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更多。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无味气态无色 实验探究二: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熄灭
视频:奇怪的杀狗洞二氧化碳状态的变化气态
二氧化碳“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你知道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吗?保存食物、冷藏血液、制造舞台云雾效果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灭火);0视频中体现了二氧化碳还有怎样的性质?做灯火实验2、无毒、不能供给呼吸
实验探究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
Ca(OH)2 + CO2 === CaCO3 + H2O( 检验CO2 )不变色不变色变红色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紫
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的产物能使石蕊变红色。 CO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实验探究四:加热后又由红变紫碳酸不稳定
加热易分解多识一点汽水、碳酸饮料灭火温室气体肥料粉刷墙壁化工原料(如制尿素等)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性质用途决定体现致冷剂、人工降雨、舞台云雾效果能够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三、二氧化碳的用途课堂小结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循环性质自然界中CO2的产生途径
自然界中CO2的消耗途径
CO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等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等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等
:冷藏食物、人工降雨、灭火、气体肥料等0用途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
B.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C.二氧化碳气体可作蔬菜大棚中的气体肥料
D.二氧化碳能灭火只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随堂练习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纸张“双面低碳打印”技术服务于上海世博会
B.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国家应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03.为区别氧气、氢气、空气、二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
可采用下列方法中( )
A、加入水
B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燃着木条
D4 .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烧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0(1)A处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B处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烧杯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蜡烛由下到上先后熄灭0商河县殷巷中学
2018年4月18日商河县殷巷中学
2018年4月18日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评测练习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
B.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C.二氧化碳气体可作蔬菜大棚中的气体肥料
D.二氧化碳能灭火只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纸张“双面低碳打印”技术服务于上海世博会
B.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国家应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3.为区别氧气、氢气、空气、二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可采用下列方法中( )
A、加入水B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燃着木条
4 .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烧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A处能出现的现象: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处能出现的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C烧杯中现象为蜡烛由下到上先后熄灭
(3)由此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5、 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刷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