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植物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酯类
B. 不含碳碳双键
C. 比水轻
D. 在碱和加热条件下能完全水解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变性
C. 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杂质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D. 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为[CH2﹣CH﹣COOCH3]n
3.下列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可被水解
C.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是醛糖
D.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葡萄糖与果糖
B. 戊烷与新戊烷
C. 乙烷与乙烯
D. 甲烷与丁烷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 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 C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D. 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6.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稀的食盐水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
B. 涤纶、塑料、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 用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提高水的利用率
D. 外形似海绵、密度小、有磁性的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人们把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称为低聚糖,那么低聚糖彻底水解后将得到单糖
B.甲醛与尿素反应得到的脲醛树脂是一种高分子黏合剂,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业,是居室甲醛污染的主要源头
C. 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在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来计算反应速率
D. 棉花、铜氨纤维、涤纶、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 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9.葡萄糖C6H12O6与果糖C6H12O6是同分异构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与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但可以用溴水或氢氧化钙鉴别二者
B. 葡萄糖与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不能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
C. 葡萄糖是醛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果糖是酮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可以用银镜反应鉴别二者
D. 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可以用新制的Cu(OH)2鉴别二者
10.糖类习惯称为碳水化合物,对于二者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和碳水化合物属于同一事物,不同称谓,糖类就是碳水化合物
B. 糖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
C. 只要是符合糖类通式Cm(H2O)n的碳水化合物就一定是糖
D. 糖是碳水化合物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是化学对糖初期朴素的认识
11.下面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它们都易溶于乙醇、乙醚
C. 二者都是六碳糖
D. 果糖比葡萄糖要甜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蔗糖属于还原型二糖
B. 麦芽糖属于还原型二糖
C. 一种塑化剂的结构为该物质属于油脂
D.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H2SO4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到银氨溶液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证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
13.有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包括矿物油、植物油与动物油
B. 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
C. 植物油能使碘酒褪色
D.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14.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B.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C. 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于水果箱内是为了延长水果保鲜期
D. 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B. 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C. 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 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二、填空题
16.油脂是_________跟_________生成的酯,其中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重要的影响,由_________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________态,叫做_________,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________等;由_________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_________态,叫做_________,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_________等。
17.现有下列6种有机物:
①CH3CH3②CH3CHCH2③CH3COOC2H5④CH3CH2CH2COOH ⑤CH2CHCH2CH3
请回答:
(1)属于酯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
(2)用系统命名法给⑥命名,其名称为_________。
18.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产物为_________(写名称),进而被氧化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2)蛋白质水解后生成_________(写名称),该水解产物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和_________;
(3)可检验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碘水 b.碘化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
(4)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9.从A.乙烯 B.乙酸 C.葡萄糖 D.纤维素 E.油脂 F.蛋白质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字母序号填在空格内:
(1)属于烃类的是_________;
(2)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_;
(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直接生成的有机物是_________;
(4)肉、蛋、奶等富含_________;
(5)能作为制造肥皂的原料是_________;
(6)棉花、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20.(1)在①蛋白质 ②油脂 ③葡萄糖 ④纤维素⑤淀粉五种物质中,不能水解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的是_________(填序号),蛋白质水解后最终生成_________(填名称),油脂水解后得到醇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2)某学生设计用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由水解液分别进行上述实验后的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_________(填序号);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三、实验题
21.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棉、麻、木材、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C.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D.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
E.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F.硫酸铵或乙酸铅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都能从溶液中析出
②葡萄糖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单糖,除了是一种营养物质,还能用在制镜等工业上,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苹果酸常用作汽水、糖果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该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可以和醇类物质发生_________反应,还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马来酸,马来酸能使溴水褪色,则马来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图1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①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
②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_;
A.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B.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C.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③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2所示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试剂a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
④写出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四、推断题
22.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糖尿病人尿糖偏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B.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可表示为 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含糖类丰富的农产品通过发酵法可以制取乙醇,但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工业上主要是以乙烯为原料,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跟水反应生成乙醇,这种方法叫做乙烯水化法,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
(3)今有有机物A,B,分子式不同,均可能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果将A,B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若A是甲烷,则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B中分子量最小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并写出分子量最小的含有﹣CH3(甲基)的B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下表所列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2条即可)_________。
23.A,B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9H11O2N。
(1)化合物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光谱测定显示,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CH3),化合物A的结构式是_________;
(2)化合物B是某种分子式为C9H12芳香烃一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芳环上),化合物B的结构式是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植物油是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故A正确;
B.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故B错误;
C.植物油密度小于水,故C正确;
D.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故D正确。
2.【答案】C
【解析】A,棉花中富含天然纤维素,属于多糖,合成纤维是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发生盐析,故B错误;
C,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中和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同时可以降低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故C正确;
D,CH2=CH﹣COOCH3的加聚反应发生在碳碳双键上,因此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根据葡萄糖与果糖的性质,可知A对。
4.【答案】D
【解析】深刻理解概念是解题的关键。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A,B是同分异构体。C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D对。
5.【答案】C
6.【答案】D
【解析】A.稀的食盐水只能够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稀的食盐水不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用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引起环境污染,不利用食品的安全,故C错误;
D.外形似海绵、密度小、有磁性的碳和石墨都是有碳元素组成,二者结构和性质不同,符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7.【答案】D
【解析】A.低聚糖是指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低聚糖彻底水解后将得到单糖,故A正确;
B.甲醛与尿素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脲醛树脂,脲醛树脂是一种高分子黏合剂,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业,是居室甲醛污染的主要源头,故B正确;
C.在稀溶液的条件下,物质的吸光度或者荧光值可正比于溶质的浓度,故可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在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来计算反应速率,故C正确;
D.棉花、铜氨纤维、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油脂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8.【答案】D
【解析】A.因浓的无机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产生沉淀,如饱和硫酸钠溶液、硫酸铵溶液;而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产生沉淀,如硫酸铜等,故A错误;
B.溶液X 中滴加稀硝酸,生成硫酸根离子,滴加Ba(NO3)2溶液时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则溶液X中含有SO42﹣或SO32﹣,故B错误;
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H2CO3H的酸性比2SiO3的酸性强,故C错误;
D.同类型的沉淀,溶度积小的沉淀先析出,即Ksp(AgCl)>Ksp(AgI),故D正确。
9.【答案】A
【解析】果糖不含—CHO,但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异构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鉴别二者可以用溴水或氢氧化钙。葡萄糖含—CHO,可以被新制的Cu(OH)2氧化,果糖不能。只有A对。
10.【答案】D
【解析】由特例,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不是碳水化合物;乙酸C2H4O2乳酸C3H6O3不是糖。可判断出,D对
11.【答案】B
【解析】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但前者是多羟基醛,后者是多羟基酮,两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稍溶于乙醇、乙醚;葡萄糖与果糖都是六碳糖;果糖比葡萄糖甜得多,在糖类中,果糖是最甜的糖。
12.【答案】B
【解析】由蔗糖与麦芽糖的性质,可知B对。A错。根据油脂定义,C错。蔗糖水解后,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银氨溶液,D错。
13.【答案】C
【解析】A.矿物油是烃,不是油脂,故A错误;
B.油脂的氢化属于加成反应,油脂的皂化属于水解反应,故B错误;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碘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14.【答案】C
【解析】A.重金属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引起人体中毒,可以服用牛奶或者鸡蛋清等解毒,故A错误;
B.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因为油脂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成熟,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应除掉乙烯,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除去乙烯,故C正确;
D.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是为了防止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D错误。
15.【答案】B
【解析】A.不饱和油脂可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氨基酸含氨基显碱性,含羧基显酸性,故B正确;
C.福尔马林有毒,不能作食品添加剂,故C错误;
D.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故D错误。
16.【答案】高级脂肪酸;甘油;饱和;固;脂肪;牛油;不饱和;液;油;胡麻油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其中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重要的影响;由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态,叫做脂肪,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牛油等;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叫做油,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胡麻油等。
17.【答案】(1)③;⑤;③和④ (2)2,2﹣二甲基戊烷
【解析】(1)③含酯基,属于酯类为乙酸乙酯,②和⑤含双键,组成相差一个CH2,属于同系物;③和④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2)最长碳链为5个碳,作为主链,从左到右编号使取代基位次最小,命名为2,2﹣二甲基戊烷。
18.【答案】(1)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氨基;羧基 (3)ac
(4)2Ag(NH3)2OH+CH2OH(CHOH)4CHO→2Ag↓+CH2OH(CHOH)4COONH4+3NH3+H2O
【解析】(1)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蛋白质水解后生成氨基酸,该水解产物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氨基和羧基;
(3)淀粉未完全水解时还有少量的淀粉,而碘能使淀粉变蓝;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可证明淀粉部分发生水解;
(4)葡萄糖中的醛基可被银氨溶液氧化,方程式为:
2Ag(NH3)2OH+CH2OH(CHOH)4CHO→2Ag↓+CH2OH(CHOH)4COONH4+3NH3+H2O。
19.【答案】(1)A (2)B (3)C (4)F (5)E (6)D
【解析】(1)因烃是只含C、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故答案为:A;
(2)因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B;
(3)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葡萄糖,故答案为:C;
(4)因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故答案为:F;
(5)因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肥皂,该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故答案为:E;
(6)因棉花、甘蔗渣的主要成分是为纤维素,故答案为:D。
21.【答案】(1)①BCEF
②CH2OH(CHOH)4CHO+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H2O
(2)羟基;羧基;酯化;HOOC﹣CH=CH﹣COOH
(3)①防止液体受热暴沸 ②BDE ③饱和Na2CO3溶液;分液;蒸馏;(浓)硫酸
④2CH3COONa+H2SO4→2CH3COOH+Na2SO4.
【解析】(1)①A.棉、麻、木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但蚕丝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故A错误;
B.基本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等,其中油脂产生的能量最高,故B正确;
C.蛋白质是氨基酸的缩聚产物,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C正确;
D.糖类不一定有甜味,例如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但没有甜味,故D错误;
E.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故E正确;
F.硫酸铵属于非重金属盐,所以硫酸铵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乙酸铅属于重金属盐,所以乙酸铅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都能从溶液中析出,故F正确,故答案为:BCEF;
A.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故A错误;B.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B正确;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故C错误;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
故答案为:BDE;
③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乙酸乙酯加入无水碳酸钠吸收其中的水,可得乙酸乙酯;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
④乙酸钠为弱酸盐,硫酸为强酸,根据强酸制弱酸,CH3COONa+H2SO4→2CH3COOH+Na2SO4。
(4)卤代烷的沸点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烃基相同的卤代烷,以碘代烷的沸点最高,其次为溴代烷,氟代烷的沸点最低;在同一卤代烷的各种异构体中,与烷烃的情况类似,即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最高,支链越多的沸点越低。
23.【答案】(1)
(2)
【解析】(1)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一定是一种α﹣氨基酸,光谱测定显示,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CH3),所以是含有苯环的结构,所以结构简式为:;
(2)C9H12芳香烃硝化后只得到一种产物,应为1,3,5﹣三甲基苯,所以B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