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熔化和凝固

文档属性

名称 4.2 熔化和凝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06 20:47:27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凝固物质的状态汕头市锦泰中学
陈楚彬熔化和凝固1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
吸热还是放热?提出问题你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器材酒精灯的使用用外焰加热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不能用嘴吹)实验准备进行实验观察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情况实验数据收集石蜡的熔化海波的熔化条件石蜡的熔化条件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熔化时吸热熔化时吸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吸热温度不变吸热温度升高晶体和非晶体有些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例如:萘、海波、食盐、冰、各种金属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晶体的凝固非晶体的凝固有确定的凝固温度没有确定的凝固温度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降低小结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海波:①晶体温度上升到熔点时才开始熔化,
②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石蜡:①非晶体吸热时先变软后变稀,最后变为液体,
②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3 熔化和凝固图象AB段:固态
BC段:固液共存
CD段:液态
B点: 固态
C点: 液态
DE段:液态
EF段:固液共存
FG段:固态
E点: 液态
F点: 固态
先变软,后变
稀,最后变为
液体先变硬,后变
稠,最后变为
固体三、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例如:萘、海波、食盐、冰、石英、各种金属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
4.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5.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 有熔点和凝固点。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任何物质熔化都要吸收热量,凝固都要放出热量。练 习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2.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 DA3.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4.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后,冰块在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开始加热的最初5分钟内冰块是 态。
(2)5—15分钟内冰块逐渐 ,是 与 共存。
(3)到20分钟时,冰全部变成 ℃的水了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6.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的房间里,它将:
A.继续熔化 B.继续凝固
C.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
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对烧杯底部缓
缓加热,当烧杯内的冰块熔化一半时,
试管里的冰块将(  )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熔化一半    D.开始熔化8.海波的熔点是48 ℃ ,则48 ℃的海波是: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9.如图4-6所示,烧杯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试管中装的是-5 ℃的冰,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那么试管中的冰是否会升温到0 ℃ ,试管中的冰是否会熔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