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
2.掌握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
3.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2.通过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的气候分布,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难点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学生准备:不同气候区的自然景观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类型也复杂多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气候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板书]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回顾前两节的内容,不难得出结论: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点的两大要素。
1.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
[教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也各不相同,怎样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呢?
2.阅读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课件展示教材63页图3.25,逐步分析图中气温状况、降水状况,从而可总结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
[学生]分析教材63页图3.26中A、B两图的气候差异。
[活动]小组合作,各自说出自己的答案,组长总结记录。最终掌握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点的方法。
[承转]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差异很大,因此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世界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其分布有何规律?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65页“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学生]读图,完成教材65页活动题。小组交流:1、2、3组完成第1题,4、5、6组完成第2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
表1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表2 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分布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有了初步掌握,下面再次强化训练:
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以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为例),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是寒带气候。
(2)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是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大陆的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
(3)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是地中海气候。
(4)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的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5)中纬度的内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纠错,并加以补充。课件出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指导学生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中海气候冬季湿润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以及了解了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那么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知识与技能
1.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讨论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点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准备:搜集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材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世界上有的地方终年炎热,四季常青,有的地方长冬无夏,终年寒冷,降水稀少。这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气候是人类生活的环境要素之一,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6页活动,明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各是怎样影响气候分布的?
[学生]组内交流后,回答问题。
1.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很大。纬度不同,所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一般说来,纬度低,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获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2.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
3.地形
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6~67页活动习题。用实例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学生]分工完成练习,1~3组完成第1题;4~6组完成第2、3题。
[教师]分析、点评学生的答案并用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教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板书]
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教师]提问: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影响最显著的是哪几个方面?
[学生]读教材67页内容,总结回答: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等方面。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显著。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8页活动题第3题,让学生初步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气候变暖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
(4)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仅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影响,而且人类活动也会反作用于气候。因此,人类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学生]完成活动题,并给出答案。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重新通读教材,梳理思路,把握重难点,同学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接着整理出本节教材的听课学习笔记,最后将自己整理的笔记与教师的板书进行对照,以便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