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必备: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2章 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提分必备: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2章 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08 17: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科学第二章测试卷(普通卷)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地里钻出的竹笋 B.恐龙化石 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D.手机
2.根据CCTV-2“是真的吗?”栏目报道,用特殊方法将活鱼冰冻一段时间,将鱼解冻后竟奇迹般地恢复活力,学者认为,冰冻和解冻过程并没有损伤鱼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单位”是(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3.猪笼草的叶子逐渐变化,演绎成奇妙的“捕虫器”,即一个能引诱并抓住昆虫的小兜子,一旦昆虫掉进里面,就能迅速分泌出含有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消化液,杀死昆虫,并饱饱地大吃一顿 “美餐”。但我们仍然说猪笼草属于植物,这是由于它(  )
A. 是绿色的 B. 不能自由移动
C.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我们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变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沸水杀死,细胞中的物质流到了水中。如果把菠菜浸入到冷水中,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说明细胞中哪一个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
6.如果有人将大熊猫和蝙蝠归为一类,蛇和鸟归为一类,则他分类的依据是( )
A.陆生和水生 B.食草和食肉 C.恒温和不恒温 D.胎生和卵生
7.植物叶脉的筛管属于(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分生组织 D.机械组织
8.衢州市的市花是桂花,关于构成一株桂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组织、桂花个体
B.细胞、器官、器官、桂花个体
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桂花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桂花个体

9.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地区是(  )
A. 热带雨林  B. 大草原 C. 沙漠  D. 农田
10.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
B. 能够完成呼吸、排泄和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各种生命活动
C. 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D. 大多数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11.某小组在探究“蚯蚓运动”的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的运动速度更快。为了验证假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和糙纸都水平放置 B. 斜置的糙纸和水平放置的玻璃
C. 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纸 D. 潮湿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纸
12.在对完光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④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 ①→④→③→②
13.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视野中光线太暗,应 ( )
A. 用较小光圈 B. 调节粗准焦螺旋 C. 用凹面镜 D. 调节细准焦螺旋
14.下列选项中,不是哺乳动物特征的是( )
A.哺乳 B. 胎生
C. 身体里有脊椎骨 D. 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15.蝗虫和人同属动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猩猩和人同属哺乳纲灵长目,两者差别较小,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
A.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C.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D.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16.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Y类动物的是( )
17.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名称 操作 目的
A. 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的培养夜里放几丝棉花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洁净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染色
C.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记录水蚤心率时要重复三次 减少误差
D. 观察蜗牛是否有视觉 让蜗牛先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在开始实验 使蜗牛适应新环境,避免无关因素干扰
18.生活在北方的蛇和野兔,到了冬天,蛇要冬眠,野兔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
A. 蛇体表的鳞片不能保温 B. 野兔善于奔跑,体温升高得快
C. 野兔体表有皮毛 D. 蛇是变温动物,野兔是恒温动物
19.“目前,世界上生存的东北虎只剩下数百只,这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此叙述属于( )
A.推论 B.观察 C.假设 D.实验
20.下列哪项不是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
A.各种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 B.过度狩猎和采伐
C.对动植物栖息环境的污染 D.对动植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如图是两种不同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B]细胞膜、[F]细胞质和[______ ]___________。细胞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时我们发现有些树死了,但并没有倒下,主要原因是具备___________结构。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22.国庆期间,小马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鲤鱼用____________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形,适应水生生活;
(2)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因为在它们体内都有____________。在胚胎发育上,图中动物属于胎生的是____________。



23.被称为 “城市的肾”的杭州西溪湿地景观,湿地内土质肥沃、潮湿,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场所,湿地内有几百种动物和植物。
常见的有白鹭、蟹、鲤鱼、杨柳、青蛙,有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他继续完成。
1 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
1 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
2 a无脊椎骨………………………………………………………………Q
2 b有脊椎骨…………………………………………………………3
3 a ____________,外被羽毛……………………………………………R
3 b体温不恒定,体表裸露………………………………………………S
(1)请把上面的检索表填写完整。
(2)选择上述五种生物中的三种分别填在后面三个空格:
P ____________ Q_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蚊子属于动物中成员最多的是昆虫类,它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
25.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数目?_________________。
④表示细胞__________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____组织组成的。
(4)细胞不会越分越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______________。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该结构与细胞的遗传密切有关。
(3)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下图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移动装片;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光圈。
如图丙所示,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个中间发亮的黑色圆圈,这是在临时装片制作的__________步骤不规范导致的。
(4)在进行“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这一过程中,要先用凉开水漱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期中和期末等大型考试时,人经常会感到紧张,这与人的__________系统有关。同时也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与人的循环系统和__________系统有关,可见人体内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8.紧靠某经济开发区的景区,以前景区是青山绿水,一片生机勃勃。景区内大多数植物叶子是绿色的,景区的旁边坐落着多个工业较为发达的城镇。
(1)景区山路两旁有成片的蜜桔树林,一到秋天桔子挂满技头。美味可口的桔子属于______________器官。(“营养”或“生殖”)
(2)近些年来,景区通过播撒马尾松种子,现在各处可见高大的马尾松树,这种植物属于______________植物。
(3)但在依山傍水,流过各城镇的河流里面已经是污水的天地,鱼儿等生物数量和种类急剧减少,要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能过度开发和破坏各种生物的栖息地。目前保护我国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9.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作和交流。重复5次并放5只鼠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开学了,春天的校园,阳光明媚。小河边,垂柳抽出新枝,小草迎风起舞,鸟儿在枝头歌唱,引得蚯蚓也从黑油油的土中探出头来,寂静了一个寒假的旗杆上又飘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1)上面短文中,属于生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求对短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小明认为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蚯蚓从泥土中探出头,作者认为蚯蚓是被鸟儿的歌声所吸引才探出头来的,由此判断作者认为蚯蚓有_____________觉。对此,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寻找事实依据。实验中,同学们发现蚯蚓对他们的掌声并无反应,证明作者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的;
(4)你认为对蚯蚓从泥土中探出头比较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m的平原到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是否影响该菊科植物高度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海拔500m a组海拔500m
海拔500m b组海拔3000m
第二组 海拔3000m c组海拔500m
海拔3000m d组海拔3000m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______________(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为改组植株的高度;
(3)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
A.a﹤b,c﹤d??? B.a﹥b,c﹥d?? C.?a=b,c=d??? D.a﹥c,b﹥d
32.为了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①饲料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②鲈鱼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
③结果记录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___。
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D D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D B D B D C A
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1)[D]细胞核;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2)细胞壁(或A)(3)叶绿体(或C)。
22.(1)鳃(2)脊椎骨;大象
23.(1)体温恒定(2)P杨柳Q蟹R白鹭
24. 头、胸、腹
25.(1)增多(2)分化;不同组织(3)神经(4)细胞会不断生长并长成与原细胞一样大小
26.(1)生理盐水(2)细胞核(3)②③④①;C盖
(4) 为了清楚杂质,获得较纯净的口腔上皮细胞,便于观察。
27.神经;呼吸
28.(1)生殖(2)裸子(3)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9.(2)鼠妇可能喜欢阴暗的环境。 (4)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5)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更准确。
30.(1)垂柳、小草、鸟、蚯蚓(2)摄取营养的方式不同(3)听;不成立
(4)蚯蚓探出头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31.(1)海拔(2)平均值(3)B
32.(1)酶失去活性(2)加酶饲料;鱼苗生长速度快,实验现象明显
(3)植酸酶能促进鲈鱼的生长









第21题图

鲤鱼 大象 鸽子 眼镜蛇 娃娃鱼

A滴 B涂 C盖 D染

甲 乙 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