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08 13:2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 阶段训练(第八单元)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艰难成长,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和压迫,造成了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1.右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自主学习单的局部,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B )
                 
A.林则徐 B.张謇
C.左宗棠 D.张之洞
2.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
年份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
(家)
年平均
增长数
(家)
新投资
(万元)
平均增长
(万元)
1901-1911年
326
30
8 620
783.7
1912-1919年
470
60
9 500
1 187.5
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C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的推动 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表显示:到1913年,中国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数、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均得到增长。这可以说明( C )
项目
1895年
1913年
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
29 737
93 335
进口贸易价值(千两)
171 679
570 163
机器设备进口价值(海关两)
200万
700万
A.中国机器工业发展显著
B.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D.一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4.(2017潍坊)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B )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
5.(2017河北)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B )
A.断发易服 B.移风易俗
C.实业救国 D.践行民权
6.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 )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7.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A )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 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B )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请回答: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5)国民政府的哪些措施使秦二爷兴办的企业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答案:(1)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张謇。实业救国。
(3)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出现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5)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10.史料诊断: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篇《我的1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改正或简要说明理由。
我的1912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申报》知道了孙中山在上海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终于结束。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参加科举考试。考试结束后,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我们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接受新思想的洗礼。顺便想一想,要不要看一下新拍摄的电影《歌女红牡丹》。
(1)错误: 上海 ,改正: 南京 。?
(2)错误: 封建制度 ,改正: 封建帝制 。?
(3)错误: 参加科举考试 ,理由: 1905年已废除 。?
(4)错误: 《新青年》 ,理由: 《新青年》1915年创办 。?
(5)错误: 《歌女红牡丹》 ,理由: 《歌女红牡丹》是1931年拍摄的 。?
单元综合 阶段训练(第八单元)
【阶段训练】
知识点
题号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2、3、4、5、6、7、8、9、10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0
1.B 根据题干中“甲午状元、实业救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定是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
2.C
3.C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895年到1913年进出船只吨数、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综合比较四个选项,可以选定答案。
4.B 通过关键信息“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可判断体现了平等思想。
5.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描写了李叔同先生为其母办丧事时出现的“新现象”,这些新现象同旧的丧事风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当时的移风易俗。故选B。
6.A 题干内容包括了服饰、交通等社会生活方面的描述,充分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7.A 选项内容中“三跪九叩之礼”,很明显属于旧式礼节,排除掉含有④的选项即可。
8.B 根据材料可知,慈禧不坐汽车是受封建观念的影响,如题干中的司机与慈禧之间的尊卑问题,跪与坐的问题,前与后的问题都是体现封建等级观念。拒绝坐汽车从本质上说是拒绝近代化,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在题干没有体现,C项与慈禧拒绝坐汽车说法相反,D项不是题干重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出现兴办实业的现象;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抵制列强经济侵略,走实业救国的道路。第(2)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出现了发展实业的热潮;此外,1916年正值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第(4)问根据所学可知,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实现不了,因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多方的压迫,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民族工业是发展不起来的。第(5)问根据所学可知,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加上国民党发动内战等因素,最终导致他的企业逐渐萎缩,走向破产。
答案:(1)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张謇。实业救国。
(3)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出现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5)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10.(1)上海 南京
(2)封建制度 封建帝制
(3)参加科举考试 1905年已废除
(4)《新青年》 《新青年》1915年创办
(5)《歌女红牡丹》 《歌女红牡丹》是1931年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