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 铁凝
一、教学目标:
1、品味小说中典型物象,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体会小说诗化的风格。
2、理解小说的主旨和传达的时代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小说展示的环境,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小说的主旨。
难点:体会小说如诗如泉的风格。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铁凝简介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二)简介课文写作背景
《哦,香雪》是一篇散文化抒情性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铁凝的成名作。铁凝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在这篇小说里倾注了相当多的抒情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小说受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个性解放和主情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种抒情化的倾向。也就是说,这种抒情倾向是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在一个短篇小说的体现,又是《哦,香雪》所敏锐感应的时代精神在文学上的体现。
(三)下面的“哦”字读什么音?表示什么意义?
哦,我懂了。/ 哦,我想起来了。② 哦,我听你的。/ 哦,我走了。
③ 哦,会有这样的人?
本文标题中的“哦”,读什么音?怎样理解?我们学习研读小说之后再思考。
(ò叹词,表示领会、醒悟。)(ò叹词,表示承诺、应答。)(ó叹词,表示疑问、惊奇)
(四)快速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
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农村少女香雪用一篮子鸡蛋向火车上一位女大学生换来一直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并由此独行30里夜路。(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现了……)
(五)问题探究: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什么样呢?(贫穷、落后、闭塞)
2、火车的经过对山里的人们来说意味着失去了昔日的宁静,扰乱了少女们的心……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梳妆打扮
看:金圈圈、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皮书包
问:大刀片、烧水、
吃几顿饭、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
配乐诗朗诵、自动开关的铅笔盒
做买卖:挂面、火柴
发卡、香皂、纱巾、尼龙袜
自动开关的铅笔盒
3、小说中主要写到了哪两个人物?两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这种共同之中又有何明显不同?
(1)香雪的性格:腼腆、纯朴、诚实、自尊、执著
(2)凤娇的性格:大胆、泼辣、敢做敢为
相同点:向往现代文明。
不同点:凤娇注重物质追求,香雪注重精神追求。
4、集体朗读小说的最后部分“现在,香雪一个人站在西山口……”,品味小说的表达特色。
(1)心理活动描写细致而有层次。
① 害怕——不怕:1、有了铅笔盒的喜悦;2、展望台儿沟的未来;3、娘告诉她如何“避邪”。
② 回去怎么说:1、小时候换芝麻糖的事;2、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表现香雪的诚实、自尊的品格,对家乡面貌、改变自己命运的理想。
(2)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① “一轮满月……”,突出香雪手中的小盒子,展现香雪纯洁美好的心灵;
② “月亮是这样明净……”,烘托喜悦心情,家乡的美好景色也是她由“怕”到“不怕”的原因之一;
③ “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引出小溪旁的回忆,模糊、沉寂的景色烘托模糊的思绪、沉静的思考;
④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烘托有了答案,特别是想到美好未来时喜悦的心情。
5、再来理解本文标题中的“哦”,读什么音?
有两种读法:读ò表示领会、醒悟——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孩子!
读ó表示惊奇——哦,香雪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
6、香雪用四十个鸡蛋去换铅笔盒,还要一个人上火车、走夜路,到底值不值?从不撒谎的香雪,为了铅笔盒,要骗娘,你对此怎么看?
知识就是力量,进取改变命运。当知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大门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香雪她们那样的机遇意识,香雪她们的那种期盼追求?让青春冲动和生命激情,引发我们对远方生活的憧憬,在骨子里永远保持那份对文明和进步的执着追求。香雪生活的时代正离我们越来越远,香雪的热情和追求却永远离我们很近很近。积极地生活,诗意地栖息。我们在追求所谓的文明即物质,知识的时候,不要失落了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尊严、纯真和淳朴。
7、主题探究
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的态度是怎样的?她为什么要刻画香雪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呢?
主题一:赞美香雪等女孩子的纯洁心灵和美好品性。
主题二:赞美香雪积极向上,执着追求目标的精神。
主题三:赞美迫切的要求冲破封闭的文化氛围、走向现代文明的纯美自尊的农村青年。
主题四:担心在追求文明的时候,会失落人性中的尊严、纯真和淳朴。
主题五:(时代内涵)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同时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
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香雪和她的伙伴们,连同整个台儿沟,在走向新时代的路途中,将会经历怎样的变故呢?为什么许多读者会心疼和怀念香雪那样的连什么叫受骗都不知道的少女?为什么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还是那么爱看电影里慢跑的火车上发生的那些缠绵或者惊险?我不认为这仅仅是怀旧,我想说,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的速度,有时候我们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回望心灵的能力。有位我尊敬的老作家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我想,即使有一天磁悬浮列车也已变为我们生活中的背影,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积极的美德,依然会是我们的梦。我们梦想着在物欲横流的生存背景下用文学微弱的能力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这梦想路途的长远和艰难也就是文学得以存在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梦想使我们不断出发,而路上的欢乐一定比目的地之后的满足更加结实。
——铁凝《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
8、体会这篇小说的风格。
由最后部分的朗读、品味可以感知,这是一篇诗化小说。孙犁在给铁凝的信中这样写道:“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时,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都是纯净的世界。”标题也是一个诗意的标题,与全文的风格相符。
(六)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崔道怡的《从头到尾都是诗的小说——铁凝的〈哦,香雪〉》(教师印发材料),进一步赏析这篇小说的诗意之美。
2、课后阅读孙犁的《山地回忆》(教师印发材料),思考文中的妞儿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同时,将此文与铁凝的《哦,香雪》进行比较,分析在人物、环境、主题、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附板书设计:
香雪的性格:腼腆、纯朴、诚实、自尊、执著
凤娇的性格:大胆、泼辣、敢做敢为
相同点:向往现代文明。
不同点:凤娇注重物质追求,香雪注重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