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欣赏 草原牧歌 课件(8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欣赏 草原牧歌 课件(8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10-08 17:07:01

文档简介

草原牧歌 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五年级 教时:第一课时 课型:音乐欣赏课 教材分析: 《草原牧歌》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纵情歌唱的一节欣赏课,乐曲用优美的旋律把草原上的美景描写的淋漓尽致。乐曲运用了重复的手法演奏了2个不同的主题,在优美中又具有活泼和欢快。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草原牧歌》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表现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2.尝试演唱乐曲的两个主题;运用重复的手法进行旋律的创编。 3.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在听、唱、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欣赏和创作活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难点:乐曲旋律的演唱 2.重点:重复手法的旋律编排 教具的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1.兴趣引导 (1)组织进场 (2)师生问好(在音乐中问好) 师:12?34?50?? 同学们好 生:1515???5432?1?0?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的常规问好活动调动起学生开始上音乐课的情绪,激发学生 学习音乐的兴趣。 2.情景导入 ?A、从简单的骑马动作进行导入。 师:在上课前老师先做个动作,大家来猜一下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 ?????(做骑马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 B、揭示课题《草原牧歌》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美丽的草原上感受草原牧歌的美妙吧。 教学目标:由很具有草原特色的骑马动作来导入到课题,使学生容易联想到美丽草原情景,为学生音乐课的学习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就如穿针引线一般,把情景紧密的与音乐相联系。 3.完整欣赏乐曲 思考问题:乐曲具有怎样的情绪? 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乐曲,在听的时候注意情绪。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聆听,主动找答案,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并且在听的时候不让学生有多余的动作,同时学生可以随着音乐简单的律动。 师:这首乐曲既有欢快活泼的地方又有舒缓悠扬的地方。由此可见乐曲具有两个不同的主题。 4.分主题进行欣赏 (1)第一主题:A.欣赏第一主题,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注意第一主题的节奏,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B.学生的简单表演:骏马在草原上驰骋(结合开始教的动作) C.用相对慢第一点的节奏结合出示的乐谱简单的演唱一下。 思考问题:哪两个乐句是节奏和音符都完全相同的? D.简单总结:1?3两个乐句完全相同。运用了重复的手法。 (2)第二主题:A.欣赏第二主题,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第二个主题有怎样的情绪??? B.结合出示乐谱用比较慢的速度来演唱第二主题。 思考问题:是否也有节奏和音符完全相同的乐句呢? C.教师总结:1?3两个乐句完全相同所以也用了重复的手法。 教学目标:感受两个主题的音乐,用唱和表演的方式来进行体会重复的手法。第一主题的节奏明显带有马蹄着地的感觉。第二主题明显的舒缓优美。使学生充分 了解什么叫重复的手法,为后面拓展部分的旋律创编做铺垫。 5.整体感受乐曲中重复手法的应用 A.表演:男同学起立表演第一主题,用骑马的动作;女同学起立表演第二主题,用手随着音乐挥舞。 B.思考问题:乐曲一共把2个主题演奏了几次?(答案:3次) C、教师小结后板书:重复 教学目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独立感知音乐的能力。这样相互穿插的表演可以让不表演的同学记住表演的次数,有助于乐曲的记忆。 6.拓展教学 A.简单介绍乐曲中用的一些乐器:马头琴。出示乐器图片。 B..编写旋律:6?12/3………… (1)用重复的手法编写7小节的旋律 (2)用1,2,3,5,6这几个音来编写,节奏不限。 (3)给写的旋律起个名字,题目统一为草原的————,最好能简单说下你们 要表现的情景。 教学目标:运用欣赏的乐曲简单的用重复的手法来编写旋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12356几个音是典型的小调音阶,学生只要注意节奏即可,减小了编创的难度;乐曲的主奏乐器介绍,锻炼学生去辨别特色乐器的声音,拓展学生们的思路。 7.总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草原牧歌》,感受到了草原牧歌中的活泼和优美,并且自己创编了各种草原景色的旋律。希望大家以后能有机会去美丽的大草原去看一看,领略祖国景色的壮丽。让我们在这首动听的牧歌中结束这次“旅行”。
课件8张PPT。蒙古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大部分生活在中国,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联邦也有分布。蒙古人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习俗:牧马、那达慕节、祭火等
禁忌: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火忌、水忌
对比聆听说说这两首歌曲各自的音乐特点。长调:蒙古族长调,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抒情,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2005年,长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为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短调:短调在蒙古语中称为“宝古尼道”,与长调民歌相对而言,泛指曲调短小、具有明确节奏街拍的歌曲。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马头琴(mǎ tóu qín):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 ,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现代造型:马头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正梯形,也有极个别 马头琴演奏
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
传统造型:传统的马头琴,多为马头琴手就地取材、自制自用,故用料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通常分为大、小两种,分别适用于室外或室内演奏。大者,琴体全长100厘米~120厘米,琴箱长26厘米~30厘米、下宽22厘米~28厘米,宜室外演奏使用;小者,琴体全长70厘米左右,琴箱长20厘米、下宽 18厘米左右,宜室内演奏使用。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甘美、浑厚、悠扬、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