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内容的学习和分析,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依据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确定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为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所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地理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让学生在空间认知上产生困惑。同样由于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对于世界航海史不了解,所以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一定难度。处理时设计了重走郑和路小活动,这样能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充分了解教情学情,搜集教学资源,编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初步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的主干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分为三个篇章来学习:
国之荣——友好往来
国之危——冲突战争
国之魂——传承精神
导入新课:
看图片,认识图上几位历史人物分别是——,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是?(中外交往的使者)他们都为中外友好关系做出重要贡献。那么明朝的对外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一起学习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过渡:我们通过三个篇章来学习。
出示国之荣——友好往来 国之危——冲突战争 国之魂——传承精神
先来学习第一个篇章,出示国之荣——友好往来
二、学习新授
【出示国之荣——友好往来】
视频:一起观看短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
【建名人档案】主人公是谁?请同学们给郑和建一个名人档案。()
【重走郑和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沿着郑和的足迹,去探访郑和走过的地区国家。这一环节大家注意古今地名的变化、最远到达的地区。
鼓励学生到屏幕前去演示。(这位同学,学习的很认真,地理知识学的真棒!)
填写表格,感受下西洋的盛况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请结合这一则史料和课文内容思考。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师读) 学生说说
教师点拨补充:①明成祖与明惠帝也就是建文帝是叔侄关系,明成祖夺了侄子的皇位,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一种说法说他流亡海外,明成祖为巩固统治派郑和下西洋。②弘扬国威,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与异域交换珍宝特产
穿越时空:假如你是郑和船队里的一名船员,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小组合作:遇到的困难:一、天气状况。海上气候恶劣,随时有覆船陨命的危险。二、与出使各国语言不通,可能因此造成冲突。三、环境适应的问题。包括出使随行人员是否适应长期坐船以及水土不服的问题。四、如何应对土著居民侵略。出使船载有许多宝物,容易招致土著居民掠夺心理。五、长途航行中出使人员的粮食补给问题
(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思考问题也很细致!)
面对这么多的困难,为什么能成功实现七次远航,完成了航海史上的壮举?明前期国力强盛;技术的进步;郑和本人的素质;船队的合作等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并参与
8、【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出示一组图片,郑和团队在做什么?
图一占城国王骑象欢迎郑和的情景。郑和与国王同坐在大象身上,四周是载歌载舞欢迎郑和到来的占城人民。
图二明朝的使者用丝绸、瓷器同当地人民交换产品。人们态度友好,气氛和谐
图三到达非洲,当地的国王穿着礼服欢迎郑和。人们高兴地手舞足蹈,郑和抱拳向人们表示感谢。
请结合课文谈一谈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师:郑和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航海事业,他传递了友谊,播撒了文明、他的名字在他留下的足迹上生根发芽,至今沿岸各国纷纷纪念郑和。(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一带一路)600多年过去……党中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 ,与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也正是对郑和精神的一种弘扬和传承!
过渡: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对外交往哪一特点?生:友好往来
师:明朝中期随着国力日渐衰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外来入侵。
出示形势图,指图演示:东南沿海遭到来自日本倭寇的入侵和欧洲殖民者的侵扰,明朝历史题 为巩固统治,维护国家主权,明朝时期我国军民进行了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此时的明朝对外关系凸显为冲突战争的关系。
学习第二篇章——国之危——冲突战争
先来看戚继光抗倭
1、【我是战地小记者】对前方战况发回报道
报道一: 倭寇、东南地区倭患状况
报道二: 抗倭将领、重大战况、结果
这两部分进行报道(小记者的报道详实清楚,小记者表现出色!)
2、展示地图:看地图了解这是当时战争,下面结合短片进一步了解(视频展播)
3、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引导学生从人心背向、策略、指挥、军队)
4、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有何区别 ?(是点拨引导)
5、出示戚继光图、名言
师:读名言表现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
生:戚继光淡泊名利,志向高远,军事才能卓越,勇于创新,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的爱国伟人。
过渡:除了倭寇的入侵,还有哪些国家对明朝进行了侵略? 发生在哪一年?
生:来自欧洲的葡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东南沿海,都被我军赶走,1553年借晾晒货物为借口,骗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了澳门主权。
【以 史 为 鉴】总结升华:
本节学习明朝交往的哪几件事,体现出了明朝的特点既有友好交往也出现了外来入侵。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外关系表友好往来现为。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对外关系表现为冲突战争。从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你明白了什么?
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民族强大,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过渡:我们认识了那两个历史名人?我们可以从名人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第 三 篇 章 国之魂 —— 传承精神】
师:我们模仿感动中国节目,为你心中的最敬爱的名人设计颁奖词
生代表发言
师展示自己设计的颁奖词
郑和:完成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唱响人类和平、合作的旋律;
戚继光:淡泊名利,志向高远,军事才能卓越,勇于创新,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
师: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之才;培养优秀品质,乐于奉献社会等。
师生共勉:
“志当存高远”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习近平
课件31张PPT。文莱”
《明朝的对外关系》评测练习
随堂巩固案
选择题
1.“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 B )
A.郑成功 B.郑和
C.戚继光 D.鉴真
2.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C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适合作为下图名称的是( D )
A.丝绸之路示意图 B.唐对外交通路线图
C.佛教传播路线图 D.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4.下列哪一事件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B )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三角贸易” D.新航路开辟
5.明朝中后期,因为海防松弛,倭患严重,下列属于抗倭将领的是( B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
6.下图是位于江苏苏州的戚继光抗倭纪念馆。其“御寇安民”中的“寇”是指( D )
A.荷兰侵略者 B.沙俄侵略者
C.英国侵略者 D.日本侵略者